最新社論
隨著生成式AI於全球科技體系中急速崛起,各國監管機構的腳步也隨之加快。對於仍處於高度技術探索與商業實驗階段的AI產業而言,監理尺度的拿捏,將直接影響未來市場結構的開展與創新動能的釋放... (繼續閱讀)
2025/07/24 13:48
在中度颱風丹娜絲橫掃台灣、造成逾2,500支電線桿倒塌的災情之後,台灣智慧電網與電力韌性的議題,必須從「發展策略」升級為「國家安全等級」的政策優先事項。我們認為,這不僅是一次災難性的考... (繼續閱讀)
2025/07/17 13:38
2025年5月,台灣新生兒人數跌破8,500人,持續創下歷史新低。這項紀錄或許會很快被再次改寫,因為趨勢正在迅速惡化。低生育率已非一時現象,而是將深刻改變國家勞動結構、產業動能、財政體質與社... (繼續閱讀)
2025/07/10 14:08
臺灣能源轉型正進入深水區,而屋頂型太陽光電,無疑是目前社會共識最穩固、政策爭議最少的選項之一。根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臺屋頂光電的累積裝置容量已突破9GW,正式超越地面型光電,成... (繼續閱讀)
2025/06/26 13:58
讓我們從低山邊陲地景出發,重新想像,荒地治理與再生能源的角色。看似技術性的土地問題,其實牽動的遠遠不只是能源政策,而是台灣整體土地治理的長期空白與結構矛盾。讓我們重新問出那個根本的... (繼續閱讀)
2025/06/19 13:53
近年來移工在台灣勞動力供應鏈當中扮演越來越吃重的角色。從基礎建設的土木工程、乃至精密半導體的封裝測試產線,光學鏡片廠與精密零組件的生產線上,都可以看到移工的身影,然而對於移工勞動權... (繼續閱讀)
2025/06/05 14:03
台灣最重要的科技盛會之一COMPUTEX圓滿落幕了。在黃仁勳帶來的AI旋風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全球看見了台灣供應鏈強勁的生命力與研發創新實力。然而,面對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遷徙的種種變數... (繼續閱讀)
2025/05/29 13:59
在2025年5月17日,核三廠2號機依法退役,台灣正式達成「非核家園」的里程碑。這是數十年來,公民社會、專業團體與政策推動者共同努力的結果。非核家園不只是政策標語,更是一種從島嶼條件出發、... (繼續閱讀)
2025/05/22 13:42
有一次,在採訪的空檔,我跟一位航空公司老闆閒聊。他談起要發展台灣的航空業,航權、航線、市場規模,講得頭頭是道。我順口接了一句:「那得先讓台灣人有假出國啊,沒有假是要飛個什麼鬼?」他... (繼續閱讀)
2025/05/15 13:59
當太陽光電被賦予邁向淨零的主力角色,整體能源政策的落實效率,便不再只是環境議題,而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體現。然而,光電在淨零目標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如今卻被困在行政迷宮與土地取得的困局... (繼續閱讀)
2025/05/08 14:02
12345678910
新聞搜尋
呈現筆數:
日期區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