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7-21 10:16:35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國際穀物理事會(IGC)7月18日發布月報表示,本月對大麥和高粱的預測小幅下調後,2025/26年度全球穀物總產量(小麥與粗糧)預估較前月下調100萬噸,至23.76億噸。消費方面的調整主要集中在玉米,預計使用量較前月上調300萬噸,達到23.76億噸,與產量大致相當。期末庫存預估比前月預測更為吃緊,為5.82億噸。全球穀物貿易量預估維持在4.3億噸不變。
報告表示,由於巴西對主要目的地出貨的速度低於預期,2024/25年度黃豆貿易預測較前月下調100萬噸,至1.79億噸,儘管如此仍將創下新高。2025/26年度供需預測變動不大,全球進口需求預計將較上年度增長2%,主要因亞洲地區進口量上升。
對2025年與2026年稻米供需的預測基本維持不變,全球產量預計在2025/26年度創新高。由於期初庫存小幅上調,全球期末庫存預估略增至1.85億噸(+300萬噸)。2025年與2026年貿易預測維持不變,受到亞洲與非洲買家需求的主導。
報告表示,由於預期玉米與小麥將迎來豐收,2025/26年度總穀物產量預計將創下歷史新高,較上年度增加6,000萬噸。包括創紀錄的食用(+1,300萬噸)、飼料(+1,600萬噸)與工業用途(+700萬噸)在內,預計消費年增幅近2%。期末庫存預計較上年度大致持平,為5.82億噸,其中主要出口國佔1.4億噸(+9%)。全球穀物貿易預計將增長2%,主要受到亞洲地區進口增加帶動。
在南半球收成預期改善的背景下,2025/26年度全球黃豆產量預計年增1%,達到4.28億噸,創歷史新高。儘管供應預期仍然充足,但若消費出現年增幅,可能導致期末庫存收緊,包括主要出口國。繼本年度小幅上升後,2025/26年度全球進口需求預計再增長2%,南美出口國預期將擴大其全球市場份額。
2025/26年度全球稻米產量預期小幅上升,主要由主要出口國帶動,消費預計也將小幅增長(+1%),反映非洲與亞洲地區的食品需求擴張。期末庫存預計將進一步累積,包括印度的庫存增加。2026年全球貿易量預計將達約6,000萬噸,將創歷史新高。
報告表示,由於玉米與黃豆離岸價格(FOB)上漲,抵消小麥與稻米小幅下跌,IGC穀物與油籽指數較前月上漲1%。其中,受到季節性收割壓力與整體供應展望良好的拖累,小麥指數較前月下跌1%。玉米指數較前月上漲4%,主要受美國與南美洲農戶賣壓緩慢所支撐。在買盤有限且出口國之間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稻米指數較前月下跌1%。黃豆指數在本月上漲近2%,主要出口來源地價格均有上揚。
美國農業部本月報告將2025/26年度全球小麥供應預估下調40萬公噸,至10億7210萬公噸,主要原因為多國期初庫存下修,以及加拿大、烏克蘭與伊朗產量下調,超過哈薩克、歐盟、巴基斯坦與俄羅斯產量上調的幅度。
全球小麥消費預估上調80萬公噸,至8億1060萬公噸,主要因哈薩克與泰國的飼料與損耗用量增加。全球小麥貿易預估下調130萬公噸,至2億1310萬公噸,主要因歐盟與烏克蘭出口減少,僅部分被俄羅斯與美國出口上調所抵銷。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