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23 09:40:25 黃文章 發佈
《Oilprice.com》9月21日報導,在全球能源轉型與科技進步的推動下,銅的重要性愈加凸顯。作為電動車、再生能源、儲能與通訊基礎設施的關鍵金屬,銅的需求正呈現長期增長趨勢。國際能源署(IEA)預估,到2050年全球銅需求將成長七成,達每年逾五千萬噸。
然而,當前的開採與開發速度無法跟上需求,至2035年供應缺口恐達三成。對於掌握豐富銅儲量的國家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阿根廷便是其一,該國擁有約7,500萬噸的銅儲量,全球排名第六,但目前年產量僅約4,000噸,遠遠落後於鄰國智利的550萬噸。
首先,從資源條件來看,阿根廷具備天然優勢。其北部靠近智利邊境的安地斯山脈蘊藏豐富銅礦,同時還有鋰、鋁、硼、鐵、鉬、鉀鹽、鈾等多樣礦產。根據政府分析,若八個主要銅項目能如期落地,到2030年,銅出口額將達52億美元,整體礦產品出口值則達154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三倍。
其次,國際礦業巨頭已表態支持阿根廷。嘉能可、必和必拓、力拓等企業均認為該國銅業潛力巨大。嘉能可更計劃在未來10至15年內,於El Pachon與Agua Rica兩大項目達成年產近百萬噸的目標,並投入近140億美元。這顯示跨國企業願意在阿根廷長期布局,若政府政策能持續穩定,將吸引更多外資湧入。
然而,阿根廷基礎設施落後。儘管儲量豐富,但道路、輸電線等必要設施不足,導致新項目開發困難重重。在總統米萊伊奉行緊縮政策、公共投資有限的背景下,政府未能承擔基建重任。雖然業界討論由企業共擔或以礦權稅換取基建投資,但這樣的安排是否可持續,仍有待觀察。
其次,阿根廷歷來政局搖擺,政策延續性不足,令外資難以建立長期信心。即便米萊伊推行大型投資激勵制度(RIGI),提供30年稅收、貿易及外匯優惠,並吸引超過300億美元承諾投資,但反對黨「祖國聯盟」不支持該計畫,未來一旦政局變動,政策可能遭到挑戰,削弱企業投資意願。
大型礦業開發往往涉及土地使用、環境保護與社區利益分配。阿根廷必須在推動外資與保障當地社會環境之間找到平衡。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同樣是外部挑戰。美中貿易摩擦、全球經濟周期波動,以及其他主要產銅國(如智利、祕魯、剛果)的供應動態,都可能影響價格走勢與投資回報。
Verisk Maplecroft美洲分析師馬里亞諾·馬查多(Mariano Machado)指出,阿根廷的銅潛力極具吸引力,但「政策連貫性與社會許可,將決定這是阿根廷的礦業時刻,還是另一場幻影。該國政策搖擺不定,使投資低於潛力水平,而政府未能說服反對黨‘祖國聯盟’的議員支持RIGI,意味著若不利於私營部門的政治勢力捲土重來,可能會挑戰該政策條款。」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