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21 13:35:30 新聞中心 發佈
房市表現持續不佳,但低公設比新案異軍突起,根據住商機構透過實價登錄的觀察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台北、新北、桃園及高雄新建案平均主建物佔比,與五年前相比,皆呈現成長趨勢,反映出消費者對於室內實際使用空間的強烈追求。
主建物坪數是指不含陽台等附屬建物或公設等公用空間的坪數,計算主建物坪數佔整體權狀比例,可以反應出該案實際使用坪數的多寡,即所謂的「實坪」或「室內坪數」。從數據上來看,桃園市與高雄市的成長幅度最為突出。桃園市今年第三季的平均主建物佔比約為49.5%,相較於2021年同期增加了2.4個百分點。而高雄市更從2021年同期的48.7%,大幅增長至52.5%,增幅高達3.8個百分點,位居六都之冠。即使是傳統公設佔比高的雙北,台北市也從48.9%微增至49.1%,新北市則從48.2%上升至48.6%。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分析,新案市場受到大環境衝擊,購屋意願普遍降低,現階段能夠成功成交的建案,要不是價格具有優惠性,就是本身條件足夠吸引人;以往令購屋人詬病的高公設比新建案,其成交件數略有減少,這導致在整體都會區房市普遍小宅化的趨勢下,平均主建物佔比仍能呈現上漲的態勢。
然而,在六都統計中,台中市和台南市的表現則呈現下滑,與多數都會區的「實坪回漲」趨勢形成對比。特別是台中市,其下滑幅度為六都之最,今年第三季的主建物佔比僅達45.4%,相較於2021年同期的47.1%減少了1.7個百分點,這使得台中市成為六都中新案平均室內空間最小的區域。而台南市的主建物佔比也從2021年第三季的六都最高點50.2%,略微下滑至49.7%,減少了0.5個百分點。
對於台中市新案實坪佔比的下滑,住商不動產中區協理賴萬分析指出,這與近期台中推案的地理分佈有密切關係;台中近期推案多集中於十四期、單元二及單元三等重劃區,這些重劃區的特點是強調低密度開發和高綠覆率;如果新案本身的基地面積較小,又採取低密度開發模式,這便會間接拉高公設的比例。此外,許多中南部建商在規劃上訴求氣派與豐富的公設,這也進一步推高了公設比,最終導致台中新建案的平均主建物佔比呈現下滑趨勢。
針對追求較大實坪空間的消費者,賴志昶建議消費者可以往「大」或「老」兩個方向進行鎖定;「大」指的是基地面積大的社區建案,此類建案在整體規劃空間上會更有餘裕,且因住宅戶數多,公設的成本與面積可以被更多的住戶分攤,這使得整體的公設比例自然能夠降低;「老」是指高屋齡的物件,若是選擇屋齡在20年以上的華廈或大樓,由於過去的建築法規沒有現行「8樓以上需具備雙梯」等規定,加上過往的建案規劃不追求現今豐富的公共設施,坪數相對更加實在,特別是老公寓,更是完全沒有公設空間 ,非常適合追求實坪的購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