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13 08:05:42 賴宏昌 發佈
彭博社10月10日報導,根據9月29日至10月8日期間針對149位市場人士進行的《市場脈動(Markets Pulse)》調查,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人工智慧(AI)將持續驅動企業展現優異表現,但大約相同比例的受訪者也表示、企業目前投入AI的鉅額資金還無法獲得合理回報。
根據彭博產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公布的數據,2026-2029年美國大型企業支出金額預估將達1.1兆美元,AI總支出將超過1.6兆美元。排除特斯拉(Tesla)不計,過去12個月科技七雄(Magnificent Seven)的資本支出總和達3,090億美元、多數投入AI基礎設施建設。
KPMG日前公布的執行長(CEO)展望調查顯示,67%的受訪CEO預期1-3年內即可看到AI投資回報(ROI)。作為對照,一年前63%的受訪CEO預期3-5年內才會看到AI投資開花結果。
根據美國管理諮詢公司貝恩(Bain & Company)9月發布的第六版年度《全球科技報告》,若想滿足2030年的AI運算需求、全球每年得有2兆美元的營收進帳,但即使把AI相關成本效益算進去、每年的資金缺口仍將高達8,00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9月報導,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合夥人David Cahn指出,單以2023年、2024年的AI基礎設施投資金額來估算,大約需要8,000億美元的AI產品營收才能產生不錯的投資回報。
CNBC報導,知名避險基金經理人Paul Tudor Jones 10月6日受訪時指出,AI產業目前的供應商融資現象讓他感到緊張,美國目前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組合(聯準會剛啟動新一輪寬鬆週期、美國政府預算赤字GDP佔比高達6%)是戰後1950年代初期以來首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