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16 15:40:46 陳怡潔 發佈
富達國際(Fidelity)今(16)日發布日本市場展望指出,今(2025)年日本市場經歷動盪的開局,其後企業強韌的基本面逐步抵銷外部風險,推動近期日經平均指數再創新高。儘管全球貿易局勢、地緣政治風險、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諸多不確定性猶在,日股在溫和通膨、薪資增長、企業治理持續改善等利多支持下,表現有望持續。東京證券交易所持續推動企業治理改革,包括解除交叉持股等,亦有助日企提升資本效率及股東回報。富達認為,日本結構性增長可支持股市中長期表現,並看好金融、營建、工業及公用事業等價值股。
富達國際日本投資長鹿島美由紀(Miyuki Kashima)表示,日本擺脫通縮轉向溫和通膨,意味經濟及股市前景均出現結構性轉變。過去數十年通縮限制名義GDP增長,拉低市場對家庭收入上升預期,促使企業營運保守。目前日本貨幣、財政及薪酬政策則為通膨提供有利環境。
富達進一步指出,市場普遍預期日本今年底平均核心通膨將從年初的逾3%降至約2%,溫和通膨有助實際收入增長並支持消費。值得注意的是,此通膨更多仰賴薪資趨升及政府與央行政策,而非成本上升。日本央行正審慎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在維持相對寬鬆立場的前提下逐步升息,在達成通膨目標和避免抑制經濟增長之間取得平衡,冀有助維持利多的金融環境,同時支持股市。
另外,企業治理改革重塑日企資本配置及回饋股東態度亦成日股結構性增長主題。東京證券交易所敦促股價低於帳面價值的日企改善企業治理,從而提升評價,更是市場的強勁催化劑。日企越來越關注資產負債表上資本效率偏低問題,撤出低回報業務,加強與投資人溝通、提升公司透明度,為日股創造內在上升動力。
富達指出,企業持續改革使股東回報率顯著提升,2024會計年度日本庫藏股回購金額年增近90%,此強勁態勢延續至2025年。從工業到金融業等各行業日企,已將買回庫藏股作為提高股本回報率及優化資本結構的靈活手段。日企增加配息意願使其股息率接近國際水準。這些轉變反映日本經濟週期性復甦,也顯示日企營運理念轉變,從囤積現金轉向具紀律的資本配置。
另外,日本企業母子公司齊上市情況減少,進一步突顯資本效率改善趨勢。過往日本大型集團採取母子公司齊上市策略,以保持集團能見度和財務靈活性,而今監管機構的壓力、投資人的積極參與、企業管理層的主導,正加速此結構解體,相對提升企業透明度和治理水準等支持股票增長的核心要素。
企業深化改革使各行業日企獲利能力展現結構性增長。在2000和2010年代期間,日企平均年化ROE股東權益報酬率介於6%至8%,預期2026會計年度將提升至10%、2028年度達11%,收窄日本相對全球其他市場的評價,使其長期評價獲得重估。
政治局勢方面,富達表示,日本首相更迭乃民主機制的延續,而非結構性風險。雖然目前自民黨在國會處於少數派執政局面,無論自民黨內部領導層或執政聯盟成員組成如何變化,促進日本經濟增長和企業改革及通膨回溫等政策方針有望延續,影響經濟正常化進程的機率偏低。
富達表示,日本市場短期可能受美國貿易政策或全球貨幣偏緊縮而波動,惟通膨回溫和深層結構改革,支持日本延續經濟和企業獲利增長趨勢,諸多中期驅動因素,包括日企獲利增長、ROE股東權益報酬率趨升、企業治理改善、股東回報提升、更多海外投資人的參與等,描繪出日股樂觀前景,未來數年有望展現韌性及上升潛力,在全球市場脫穎而出。
富達日本價值基金經理曾敏前(Min Zeng)則指出,日本總體經濟和企業基本面均較市場預期強韌,推動日股主要指數再創新高。儘管市場短期仍不穩定,然潛在結構性增長趨勢,包括過渡至溫和通膨環境、日企銷售價格調升、春鬥加薪幅度上升、貨幣政策逐步正常化等,皆為中長期日本經濟及股市帶來正面影響。
曾敏前表示,在此背景下,日本金融、營建、工業及公用事業等領域,受惠勞動力短缺、數位化和基建需求推動訂單增長,使其具備穩定議價能力,同時對美國關稅政策敏感度較低,浮現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富達認為,短期而言,因市場反映投資人對新政府延續支持通膨政策的預期,日本市場贏家將不再局限出口企業;而中長期在企業改革、通膨正常化及政策穩定等因素支持下,日股有望跑贏全球其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