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邦電(2344)今(18)日舉辦公司38週年零碳家庭日,董事長焦佑鈞(附圖)在受訪時,針對記憶體市況表示,這一波市場回升係在AI熱潮下,產能排擠效應所帶動,但並不認為會出現突破往年循環規律的「超級循環」。他指出,記憶體產業的景氣循環仍取決於擴廠速度與供需調整節奏,通常約為兩年一個週期,當供應商發現量不足時就會啟動新廠建設,景氣上行隨之展開,但最終仍會因供給增加而回到平衡。他坦言,生意好不可能不擴充產能,但總有一天供應會滿足需求,因此與往常一樣,好消息是現在步入上升循環,壞消息是下降循環會在兩年後開始。
焦佑鈞進一步分析,市場的熱點仍在AI,DDR4只是落後指標,真正要觀察的是AI需求熱潮能延續多久。因現階段三大記憶體原廠都在全力滿足AI相關需求,這股熱潮造成的產能排擠效應,讓一般應用市場供應吃緊,但最終仍會回歸供需平衡。
他形容,今年的景氣波動如「驚濤駭浪」,上半年看法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但公司到第三季表現已明顯好轉,第四季有望延續成長動能,全年來看是還不錯的一年。展望明年,他認為,因現在市場變化很快,如美國232條款、利率走勢與全球經濟情勢等變數,仍需觀察其對記憶體市場需求走勢的影響,屆時公司也會回到「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做生意。
關於總經環境現況,焦佑鈞指出,AI因具高附加價值使產能資源持續被吸納,台灣半導體產業鏈也有許多面臨排擠效應,許多廠商也在重新分配策略與資源。台灣幸運的是,走在科技前緣,能抓到市場機會,對經濟發展貢獻很高。
他也談到稀土與地緣政治問題並表示,稀土只是眾多談判籌碼之一,美中雙方持續角力,外界很難在結論出爐前看清真實狀況。對企業而言,重點是持續強化應用尖端科技、順應趨勢布局。
至於供應鏈遷移趨勢,焦佑鈞指出,台灣正在經歷「第三次轉移」,從早期往東南亞、90年代後往中國大陸之後,如今再往美國移動,這是美國帶動的趨勢,但個別企業會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決策。他強調,華邦電未來在北美區也會布局,但不會在當地做晶圓製造,而是聚焦設計、銷售與應用開發,是不會花大錢的投資。
針對公司擴產計劃,焦佑鈞指出,仍需審慎考量後市可能的下行循環來做決策,並等待董事會決策後公布投資金額,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高雄廠過去兩年在景氣不佳時可能是個拖累,但如今已不是包袱,未來將成為公司營運亮點。
(圖/記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