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03 09:56:15 黃文章 發佈
路透社報導,全球最大礦商必和必拓(BHP)表示,將在其位於南澳省的奧林匹克壩(Olympic Dam)銅礦業務投資超過8.4億澳元(5.55億美元),該公司準備在2027年年中之前作出投資決策,以使該省的產量翻倍。
南澳省是必和必拓三個銅增長項目之一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奧林匹克壩。奧林匹克壩項目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銅、鈾和黃金礦藏之一,該項目在過去三年中,每年持續生產超過30萬公噸的銅。必和必拓目前正準備在2027年年中之前,就奧林匹克壩的冶煉廠和精煉廠擴建作出最終投資決策,目標是在2030年代中期將南澳省的銅產量翻倍至65萬噸。
這筆8.4億澳元的投資將資助關鍵舉措,包括地下進入隧道、一個新的回填系統、擴大的礦石輸送井容量,以及一座新的氧氣廠以提升冶煉效率。公司稱,該投資預計將創造近200個建設就業機會,進一步強化南澳省作為全球主要銅供應區的地位。
必和必拓表示:「這些項目以及在南澳銅業(Copper SA)其他地方正在進行的項目,將共同提高效率,並支持南澳省銅產區的未來增長選項。」該項目若能在2030年代中期順利實現產能翻倍,將進一步鞏固澳洲的全球資源地位,並為必和必拓帶來持續的競爭優勢。
銅在全球低碳轉型過程中,被視為「能源轉型金屬」——無論是電動車馬達、充電基礎設施,還是風能、太陽能與電網升級,皆高度依賴銅的導電與耐用特性。因此,銅的長期需求被普遍看好。
目前,全球銅供應集中於南美(智利、秘魯)與非洲(剛果)。然而,這些地區礦山經常受到罷工、政局動盪或環境政策限制的影響,供應不確定性較高。相比之下,澳洲政治環境穩定、法律制度透明,且對國際投資者較為友好,因此南澳省的銅項目具有「穩定供應」的優勢。
週四(10月2日),銅價攀升至逾一年來最高水平,主要受到全球供應中斷加劇與美國降息預期升溫的推動,市場認為這將支撐工業金屬需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銅一度突破每公噸10,500美元,為2024年5月以來首見。
倫敦智庫基準礦物情報(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報告預估,從2025年9月至2026年底,將有近59.1萬噸的供應缺口,這相當於全球總產量的2.6%。對於任何工業金屬而言,2%以上的缺口已經足以引發市場恐慌,銅自然不例外。從供需基本面來看,自由港麥克莫蘭(Freeport-McMoRan)旗下位於印尼的全球第二大銅礦格拉斯伯格(Grasberg)礦場的不可抗力事件,為市場帶來了重大衝擊。
除了印尼供應衝擊外,南美與非洲的產區同樣面臨挑戰。智利和秘魯這兩大傳統生產國,分別受到工人罷工、氣候乾旱、基礎設施老化的影響,產量難以有效提升。非洲部分地區則因政局不穩與電力短缺,令礦山運營頻繁受阻。這些供應面的不確定性,疊加印尼格拉斯伯格的事件,放大了市場對「結構性短缺」的憂慮。正因如此,高盛也不得不調整其對2025年的市場平衡預測,從原先的盈餘10.5萬噸改為缺口5.55萬噸,這一轉向反映了投行對供需格局的快速修正。
另一方面,需求端同樣為銅價提供了支撐。雖然全球製造業在2025年呈現放緩跡象,中國連續數月的製造業收縮也引發疑慮,但銅的需求結構正在發生變化。能源轉型與電氣化浪潮為銅提供了中長期支撐,例如電動車、再生能源基礎設施、智慧電網等領域,都高度依賴銅這一核心原材料。換句話說,即便傳統工業活動疲軟,銅在新能源領域的剛性需求仍然存在,這使得價格即使面臨宏觀壓力,依然能保持韌性。
美國聯準會的降息預期正逐步升溫也提振銅價。利率下調對大宗商品市場有三大直接效應:第一,降低融資成本,刺激企業與消費支出,從而推動工業金屬需求;第二,壓低美元指數,使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對非美元買家更便宜,增加全球購買力;第三,提升大宗商品作為對沖工具的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銅不僅僅是工業金屬,更成為資本市場資金配置的標的。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