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30 09:22:42 黃文章 發佈
《MINING.COM》報導,川普政府在關鍵礦產領域的戰略轉變,美國政府可能採用華爾街慣用的金融工具(例如股權或認股權證),以鞏固被視為涉及國家安全的礦產供應鏈。這類工具可讓政府獲得未來購買公司股份的選擇權,而不必立即動用現金。其優點是:一方面能減輕納稅人的即時財務負擔,另一方面則保留了分享企業潛在收益的機會。這與疫情期間美國政府援助航空公司時獲取認股權證的手法類似。
白宮發言人泰勒·羅傑斯(Taylor Roger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川普總統能源主導議程的一個優先事項是打造世界上最強大的礦業部門,並提升關鍵礦產的產量,這將加強我們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川普政府正在保持所有選項開放,以實現這一美國優先的目標。」隨著與中國的競爭加劇,川普正在經濟中扮演干預角色以支撐戰略性產業,美國政府已經持有英特爾公司10%的股份,以及美國鋼鐵公司的所謂「黃金股」。
不過,這一策略也存在若干挑戰,包括法律與政策框架問題。過去美國政府雖然在危機時期(如疫情)使用過認股權證,但那多半屬於「緊急救援」性質,且屬短期措施。若將此轉化為長期、常態化的產業戰略工具,可能會面臨來自國會或法律界的質疑,認為政府過度干預市場,甚至違反自由經濟原則。其次,外國公司可能也會擔心美國政府持股意味著政治干預加深,從而影響商業決策。
路透社報導,中國正在研究加強對銅冶煉產能擴張的監管方式,因創紀錄低位的加工費已經抑制了行業利潤。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陳學森表示,低加工費是行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
礦商支付給冶煉廠的加工費已經被中國所謂的「內卷式」競爭削弱,因冶煉產能大規模擴張之後使得銅精礦供應趨緊。一些中國冶煉廠已同意在一份長期合約中,免費加工處理智利礦商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的銅。自去年12月以來,即期加工費一直處於負值區間。
中國雖然是冶煉大國,但銅精礦高度依賴進口,主要來源於智利、祕魯、印尼等資源國。當冶煉產能擴張速度遠超原料供應增長時,必然導致精礦短缺、加工費壓縮。「零加工費」的長單合同意味著冶煉企業幾乎放棄了傳統利潤來源,僅能依靠副產品收益或規模效應維持生存。
今年7月,中國領導層已明確提出要治理「無序價格競爭」,這對包括銅冶煉在內的多個產能過剩行業是一個明確信號。這意味著,中國或將啟動新一輪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不僅在於抑制新增產能,還可能涉及淘汰落後產能、推動兼併重組,以及加強對產業集中度的引導。
中國對銅冶煉產能加強規範,既是應對當前行業困境的必要舉措,也是推動產業長遠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短期內,這一政策將有助於緩解加工費低迷、企業利潤受損的局面;中期內,有望提升行業集中度和競爭秩序。對投資者而言,這既意味著部分低效企業將面臨淘汰風險,也意味著龍頭企業將在政策支持下進一步壯大,從而帶來結構性投資機遇。
中國國家統計局9月27日發佈數據顯示,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0.9%。報告表示,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由1—7月的年減1.7%轉為增長0.9%,扭轉了今年5月以來企業累計利潤持續下降的態勢。
從三大門類看,1—8月,製造業增長7.4%,較1—7月加快2.6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4%,加快5.5個百分點;採礦業下降30.6%,降幅收窄1.0個百分點。從月度看,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由7月下降1.5%轉為增長20.4%,工業企業當月利潤改善明顯。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