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車揭ET35造車歷程──從專案思維到產品思維
MoneyDJ新聞 2025-10-02 12:37:13 鄭盈芷 發佈 由中華車(2204)自主研發打造的首輛國產電動商用車ET35於9月下旬已下線量產,首波交車對象以法人客戶為主,包括新竹物流等業者,而中華車昨(1)日參加台灣國際車輛論壇,也向產業分享自主打造ET35電動商用車的起心動念。
中華車長期與經濟部、工研院等產官學單位合作,而依循經濟部「智慧電動車輛關鍵零組件自主開發研發補助計畫」中鎖定的10+1關鍵零組件項目架構,中華車原先規劃發展電動車平台,但發現單做平台對於客戶而言,還是不知道後續要如何用,並無法改變市場對電動車的觀感,最後發現必須直接打造一輛車,也就是從做專案的思維,轉向做產品。
中華車本部協理劉坤一表示,業界有個說法是「上20、下20」--打造上車身要20億元、打造下車身則還要再20億元,也就是說,因為打造一台車的費用不低,通常不會為了少量規模的車型去從無到有造車,更何況電動車與一般燃油車平台是無法共用的。
而ET35造車從2022年正式開展,歷經3年的努力,結合中華車50年造車工藝,既有國產供應鏈量能,以及產官學合作,劉坤一分享,反覆測試的過程中最為煎熬,為了確保產品的穩定性、品質與安全性,還赴內蒙古零下30度的雪地做測試。而這也為ET35未來外銷的可能性埋下伏筆。
ET35初步將以國內物流業為示範先行,目前也在拓展智慧零售車、資源回收車等應用,而看好ET35電動車平台的延伸性,未來也將藉此共規平台拋磚引玉,逐步探索各項應用的可能性,與產業一同推動電動車市場發展。
(圖片來源:中華車簡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