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01 11:16:27 鄭盈芷 發佈
臺灣國際車輛論壇(TAIFE)今(1)日於臺北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舉行「Al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啟動儀式,由台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與電電公會(TEEMA)完成簽署儀式,期望聚集政府、法人及產業三方力量,共同推動臺灣自主創新與國際接軌的智慧車電生態系。
根據國際產業調查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報告,全球車電產業AI市場正以年均複合成長率達30%快速擴張,預估2025年達到約50億美元,並於2035年突破500億美元。而據工研院預估,2029年車電產值將達新台幣9000多億元。
本次經濟部促成TEEMA與TARC合作成立「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希望結合跨域整合與前膽研究,聚焦智慧座艙、自動駕駛與車聯網,加速技術落地並推動國際輸出。
電電公會秘書長林全能(見附圖右)透露促成此次產業大聯盟的起心動念,今年5月劉揚偉接任電電公會理事長後,表示台灣現在有很強的半導體上游,但未來若要將這座「護國神山」延伸成「護國神山群」,就必須要有更強大的下游產業來支撐,因此,以下游來支持上游,是目前電電公會最重要的推動工作之一,而今天的合作,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下游合作與整合平台。
林全能表示,大聯盟將以三大方向推動:第一,群聚能量,打造完整AI Automotive供應鏈,匯聚關鍵領袖企業與資源,形成具韌性且完整的智慧車電生態系;第二,立基於臺灣在全球AI半導體供應鏈的優勢,深化智慧自駕、智慧座艙及整車應用,開拓車用AI市場潛力;第三,鏈結國際,透過臺灣核心企業帶動與全球產業鏈深度連結,共同打造兆元級的車用AI產業。
TARC主任委員暨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王正健(見附圖左)表示,AI正重塑汽車產業的價值鏈,過去強調車輛的硬體製造,如今AI成為驅動車輛智慧升級的靈魂,將透過三大行動推動產業發展:
第一,聚合科研,整合跨法人的研發能量,讓臺灣AI車電技術升級,聚焦AI自駕、智慧座艙與車輛控制核心技術;第二,產研合作,透過自主乘用車、電動物流車及電動巴士,展現AI載具的創新能力;第三,國際接軌,結合政府資源,建構Al車輛虛擬驗證平台與運算軟硬體驗證體系,打造完整的驗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