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1-25 09:39:09 黃文章 發佈
礦業週刊(Mining Weekly)報導,印尼自由港公司(Freeport Indonesia)執行長東尼·威納斯(Tony Wenas)週一表示,該公司計畫在2026年生產478,000公噸銅陰極以及26公噸黃金,由於仍在進行泥流事故後的復原程序,產量低於最初計畫的70萬噸銅產量以及45公噸黃金。
九月發生於自由港格拉斯伯格區塊洞(Grasberg Block Cave,GBC)的一場泥流事故導致七名工人死亡,並使該礦的作業暫停。GBC為格拉斯伯格礦區複合體產量的主要來源。威納斯表示:「我們持續在格拉斯伯格區塊洞進行復原作業,目標是在2026年第一季開始讓該礦重新運作。」
印尼自由港公司預估明年的銷售收入將達到83億美元,僅略低於最初的85億美元目標,因為公司預期銅與黃金價格將走高。自由港公司的銅銷售量在2025年也預期將比原先計畫低30%,黃金銷售則低50%,但由於銅價較高,營收預計僅下滑18%。公司預估2025年銅金屬銷售量為537,000噸,黃金銷售量為33噸。
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與多家機構從2024年起便預測全球銅市將在2025~2027年缺口擴大,印尼自由港的減產無疑進一步加劇結構性短缺。此事件不僅是一個單一生產事故,更反映出全球大型銅礦進入深井開採後,風險大幅提高、供應不穩定性上升的結構性問題。
隨著露天礦經濟壽命結束,全球主要銅礦正逐步轉入更深層地下採掘,而這類開採模式高度依賴地質穩定性與長期營運維護。例如智利丘基卡馬塔銅礦(Chuquicamata)地下化工程、秘魯班巴斯銅礦(Las Bambas)的深層開採等,都面臨更高的不確定性。此種結構性供應風險意味著:銅供應很有可能步入一段“動態短缺”時期,即便有新礦投產,也常被事故與停擺抵銷。
印尼政府正推動冶煉與金屬加工本地化政策,要求礦商加速建設精煉能力。格雷西克(Gresik)冶煉廠的擴產與新廠計畫本來預期將提高印尼銅冶煉產能,使其從傳統的礦石出口國轉變為具加工能力的銅產業中心。然而,自由港礦區復原延遲意味著印尼銅精礦供應本地冶煉的量可能不足,進而造成冶煉產能利用率不如預期,或需要再度依賴進口銅精礦。
印尼自由港因泥流事故造成的產量下修,反映全球銅礦供應鏈的脆弱性日益上升。在需求強勁、供應不穩、地質風險增加、礦業投資不足的結構背景下,銅市場的緊張程度將比原先預期更為嚴峻。對投資者而言,未來兩至三年銅價偏強的趨勢愈發明確;對政府與產業而言,則需面對精礦供應收縮與冶煉端壓力加劇的挑戰。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