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07 14:19:30 賴宏昌 發佈
CNBC報導,Altimeter Capital創辦人Brad Gerstner週一(10月6日)受訪時指出,OpenAI與輝達(Nvidia)、超微(AMD)的交易純屬「宣布」,而非「實際部署」,最好的晶片最終將會勝出。
Gerstner並且表示,上述交易再次證明、全球仍將受到算力的限制。OpenAI總裁Greg Brockman週一受訪時表示,世界將面臨絕對的算力稀缺、因為整個AI生態系統的需求將會非常大。
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9月在個人部落格撰文指出,OpenAI的願景是以標準化流程、每週新增1吉瓦的算力基礎設施。
阿特曼坦承、執行上述任務將極其困難,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達到這項里程碑,並且得在晶片、電力、建築到機器人技術進行創新。
Yahoo Finance報導,OpenAI財務長Sarah Friar 9月表示,現在才進入AI時代第一局、剛鋪好從紐約到巴爾的摩的鐵軌,OpenAI的終極目標是覆蓋全美、乃至全世界。
彭博社8月報導,一座新的數據中心興建工程期通常需要18-24個月、但從興建到啟用供電可能需要長達七年的時間。
Business Insider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網路產業分析師Eric Sheridan 9月受訪時表示,Meta Platforms Inc.財務長Susan Li與OpenAI財務長Sarah Friar都提到,基於目前面臨的算力限制,他們都願意與主要競爭對手谷歌(Google)合作。
網路泡沫破滅期間接任谷歌執行長的施密特(Eric Schmidt)7月表示,強化學習鏈如果真的成為定義人類文明的關鍵,那麼現在的算力投資還不夠熱、還需要投入更多。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