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27 10:17:18 黃文章 發佈
國際穀物理事會(IGC)10月23日發布月報表示,2025/26年度全球總穀物(小麥與粗糧)產量預測較前月上調1,300萬噸,達到24億2,500萬噸。這是連續第三次上調;與上月類似,本次修正主要反映小麥與大麥產量上調,因最新數據確認多個主要生產國的單產好於預期。
報告表示,由於新增供應僅部分轉入消費(預測上調500萬噸至24億噸),因此全球期末庫存(依各地行銷年度彙總)預測較前月增加1,200萬噸,達到三年新高6.18億噸。主要由於小麥的上調,穀物貿易前景也略為上修,達4.4億噸。
全球黃豆產量預測較前月略降,2025/26年度預測與上年幾乎持平。雖然消費數字被下調,但由於期初庫存減少,導致整體期末庫存總量縮減。其中,主要出口國的庫存較前月大幅下修,主要由於對巴西與阿根廷的修正。貿易量預測上調超過200萬噸,反映亞洲需求可能更強。
主要由於印度上調,2024/25年度全球稻米期末庫存總量較前月上升至約1.85億噸。由於期初庫存上調抵銷了產量下修(主要因巴基斯坦的不利天候),總庫存預測與前值持平,為1.87億噸。IGC對2026年稻米貿易量的預測也維持約6,000萬噸,略高於上年。
報告指出,全球穀物總產量預測連續第三年增長,達到創紀錄的24億2,500萬噸。與上年相比增加9,800萬噸(+4%),為2016/17年度以來最大年度增幅。這包括玉米(+5,900萬噸)、小麥(+2,700萬噸)與大麥(+800萬噸)的顯著增長。
穀物總消費量也預測攀升至新高,涵蓋食品、飼料及工業用途的增長。期末庫存預測於2025/26年度末增至6.14億噸(年增2,500萬噸),主要由出口國庫存累積推動。受小麥出口增長帶動,貿易量預測達4.4億噸,年增1,600萬噸,高於平均水準。
全球黃豆產量在2025/26年度預測與上年幾乎持平,達4.28億噸。巴西、獨立國協(CIS)及其他地區產量增長,抵銷北美產量下滑。隨著增速放緩,總消費預測仍將創新高,而庫存可能略微收緊。繼前一年穩健增長後,黃豆貿易量預測進一步上升,受亞洲需求支撐,南美供應國將佔更大比例。
在前一年大幅增長後,全球稻米產量預測於2025/26年度維持高位,印度產量將創歷史新高。人口增長將支撐總消費創新高,而總庫存預測再增加200萬噸,主要集中於主要出口國的累積。全球進口需求預測略升至6,000萬噸,非洲目的地預期仍為主要買家。
由於所有構成成分均較前月下跌,IGC穀物與油籽價格指數(GOI)下降2%、降至五年低點,其中小麥與稻米出口價格特別疲軟。個別子指數當中,在供應充裕的情況下,小麥指數較前月下降2%,觸及五年新低。
玉米指數下滑,主要受北半球季節性供應湧入及美國季度庫存高於預期的消息影響。受全球需求持續疲弱與收割壓力影響,稻米指數下降5%,降至2017年4月以來最低點。黃豆指數近幾週轉弱,主要受到南美報價略微走軟的拖累。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