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17 10:04:33 賴宏昌 發佈
Business Insider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週三(10月15日)發表報告指出,人工智慧(AI)預料將在10年內全面普及,AI的廣泛應用可望為美國經濟挹注20兆美元產值、當中的8兆美元將以資本所得形式流向企業,生成式AI可望讓美國勞動生產力提升15%。
高盛表示,不用太擔心AI資本支出的絕對金額,以長期潛在回報來看、2025年的3,000億美元支出金額是適當的。高盛提到,AI相關投資目前僅占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不到1%的比重。作為對照,鐵路擴張、1920年代電氣化浪潮及1990年代末網路泡沫的技術投資GDP占比介於2-5%之間。
聯準會(FED)理事沃勒(Christopher J. Waller)週三指出,AI的發展速度比過去的創新浪潮更快、意味著顛覆和效益都將更早實現,決策者必須讓顛覆發生,並相信長期效益將會超越任何短期成本。
Reuters週二報導,內部備忘錄顯示,高盛已告知員工將透過名為「OneGS 3.0」的AI計畫來提升生產力、年底前可能進行裁員並放緩招聘速度。
CNBC報導,博通(Broadcom Inc.)執行長陳福陽(Hock Tan)週一接受CNBC電視台專訪時表示,全球GDP總額目前約為110兆美元,當中約30%來自以知識為基礎、技術密集型的相關產業。他說,生成式AI的導入將在社會的許多其他層面創造智慧、進而將GDP占比拉升至40%,相當於每年增加10兆美元的產值。
華爾街日報週一報導,高盛經濟學家最近發現,科技業員工生產力確實有所改善、部分可歸功於AI。
華爾街日報9月報導,過去三年頂尖科技企業承諾投入AI數據中心、晶片和能源的實質(經通膨因素調整後)金額已超過美國耗時四十年打造州際公路系統的成本。
貝萊德(BlackRock Inc.)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3月在寫給股東的年度信件中提到,基礎建設在過去推動驚人的經濟成長,1860-1890年期間單單是鐵路興建就讓美國GDP增加約25%,高速公路在100年後也起了類似的作用:根據一項衡量標準,1950-1989年期間四分之一的生產力增長出自州際公路系統投資。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