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1-04 18:31:17 萬惠雯 發佈
環球晶(6488)於今(4)日召開法人說明會,董事長徐秀蘭(見圖)表示,公司已完成方形矽晶圓與12吋碳化矽(SiC)晶圓之原型開發,並進入送樣階段。方形矽晶圓可提升材料利用率與封裝設計彈性,碳化矽晶圓則具高熱導率與高強度特性,具備應用於高功率及高頻元件的發展潛力。
徐秀蘭表示,12吋碳化矽的主要應用在於提升導熱效率,因此目前業界正在開發多種不同的晶體成長技術,環球晶也正與多家設備廠商密切合作,共同開發專為12吋碳化矽晶圓設計的特殊設備,由於相關技術仍具高度敏感性,因此目前無法進一步公開更多細節。
徐秀蘭表示,12吋碳化矽主要的應用是針對導熱性能的需求,特別是在AI伺服器與高效能運算(HPC)領域。這類應用並非直接用於晶片製作本身,而是作為高導熱材料,用於散熱結構之中。隨著AI伺服器功耗大幅提升,業界需要能有效導熱的材料;第二個應用方向是interposer(中介層),由於材料非常堅硬,因此理論上非常適合作為interposer的基底材料。但目前有兩大限制因素,包括價格高以及加工困難,所以尚未成為主流。
另一個新興應用是AI/AR眼鏡,因碳化矽具備極佳的光導性能,可作為waveguide(光波導)材料使用。徐秀蘭指出,由於這類應用需要大尺寸晶圓,因此使用12吋晶圓更具成本與產出效率。如果使用8吋晶圓,可能一片只能製作出一副眼鏡,產能效益不高;而 12 吋晶圓則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至於環球晶的優勢,徐秀蘭指出,環球晶是目前全球少數、甚至可以說是最具12吋碳化矽(SiC)晶圓製程能力的公司之一。原因在於,放眼全球所有碳化矽供應商,沒有任何一家像環球晶一樣,具備每月生產超過100萬片12吋晶圓的豐富經驗,這樣的量產規模與製程經驗,是最核心的優勢。
另外,徐秀蘭表示,碳化矽晶圓與一般矽晶圓在物理特性上最大的不同,是材料硬度更高、更難加工。但環球晶有上千名熟悉12吋薄晶圓製程的資深員工,對於如何處理、切割、研磨、拋光與封裝這類超薄晶圓的細節非常熟悉,需要學習的只是如何在相同的製程思維下,處理更硬的材料。
相對其它碳化矽晶圓廠商多數只具備4吋、6吋或8吋的經驗,尚未具備處理12吋碳化矽晶圓的技術能力。雖然使用的設備不同,但徐秀蘭表示,可以沿用並升級現有的矽晶圓製程技術、設備know-how與專利(IP),將其延伸至碳化矽領域,這是其他廠商所不具備的整合能力。
(圖片來源 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