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1-17 10:00:42 周佩宇 發佈
雙鴻(3324)正加速水冷產品線的布局,隨AI伺服器散熱需求持續升溫,台灣與泰國生產基地將成為公司擴大水冷占比的主要引擎。隨水冷散熱布局持續擴大,公司未來兩到三年的資本支出維持約20~25億,主要配合泰國基地的產能節奏推進。泰國二期工廠目前已接近完工,預計明(2026)年第一季開始小量產,並同步評估三期啟動時點,確保能跟上AI伺服器對水冷散熱的快速成長需求。
在水冷產線配置上,雙鴻目前台灣廠Cold Plate月產能約9萬顆;若以泰國乾品方式生產,單月可達30萬顆,但若以市場普遍採用的三顆一組 SET 計算,泰國一期目前約能提供10萬組,泰國二期廠滿載時估計可達20萬組。公司指出,泰國二期的土地面積約為一期的1.5倍,因此上述為保守估算,若需求強,產出規模可望進一步倍增。
至於Manifold產能,台灣廠的設計月產能約2,000套,實際產出約1,000多套;泰國一期廠產能約3,000套,二期還會再增加約500套,但受限於廠房空間,擴增幅度有限。CDU則屬高整合系統產品,目前以台灣為主要生產基地,目前每月可提供500至1,000台產能,泰國也會逐步提升,但仍多由台灣產線支援。
展望2026年水冷營收來源,除了既有的 Cold Plate 與 Manifold 外, In-row CDU也將開始挹注,2026年全年出貨量約可達2,000台。雖然單價較高,但在營收占比中仍以 Cold Plate 與 Manifold 為主要貢獻。
雙鴻目前的In-row CDU解熱設計約 2.4MW,未來仍有向上增加空間,可透過擴大熱交換器尺寸、增大櫃體,或以兩台併聯方式達成更高瓦數。單價約十幾萬美元,相較國外競爭同業具價格競爭力。
(圖/資料庫;附圖為雙鴻董事長林育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