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24 09:32:37 黃文章 發佈
《MINING.COM》報導,最新情況顯示,全球最大單一銅金礦格拉斯伯格(Grasberg)可能面臨更長時間的停產,這或將迅速收緊市場,並加劇今年以來因長期供應限制而支撐價格的趨勢。花旗分析師表示,銅的需求整體保持穩健,銅價可能在2025年底前謹慎收官,並在明年更有力地推進至每公噸12,000美元。
兩週前,美國自由港麥克莫蘭(Freeport McMoRan)宣布,因印尼格拉斯伯格(Grasberg)礦場發生泥石流事件,導致七名工人被困地下,該公司將暫時停產。截至週一,已有兩名工人的遺體被找到。美國自由港表示,在搜尋剩餘工人期間,格拉斯伯格的作業將保持暫停。
格拉斯伯格是全球第二大銅礦,此次泥石流事故導致七名工人被困,目前僅有兩名工人遺體被尋獲,搜救仍在進行。從企業的公開聲明來看,停產將持續,復工時間難以確定。這意味著供應中斷的時間可能比市場最初預期更長。由於格拉斯伯格是世界級的礦山,一旦停產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將直接收緊現貨市場,並加劇已存在的供應瓶頸。
近年來,銅礦開採受到罷工、氣候事件、環保審批等多重挑戰,供應鏈本就緊繃。上週,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董事長馬克西莫·帕切科(Máximo Pacheco)表示,其最大礦場埃爾特尼恩特(El Teniente)的全面恢復生產將比原先預測花費更長的時間,這是因為公司在7月發生的致命隧道坍塌事故造成六人死亡後,謹慎地遵循安全規範的影響。
儘管供應存在風險,但需求端並未顯現出疲態。銅作為「電氣化金屬」,在能源轉型、電動車、再生能源基建與智能電網等領域的需求持續擴張。即便全球經濟面臨增速放緩的壓力,綠色轉型與產業升級的趨勢仍使得銅的需求具有結構性增長。
尤其是中國與印度這兩個新興經濟體,基礎設施投資與製造業升級正在推動銅消費。根據近期的行業數據,中國進口銅需求依舊強勁,而美國與歐洲也在能源轉型的背景下加大對電網及儲能系統的投資。這些因素支撐著銅的需求,即使價格已處於高位,依然難以看到明顯的需求崩潰跡象。
中國海關9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8月,進口銅礦砂及其精礦年增7.2%至276萬噸,1-8月進口量年增7.9%至2,005萬噸,相比2024全年進口量年增2.1%至2,811萬噸,連續第4年創下歷史新高。中國是最大的銅消費國,銅礦進口量佔全球貿易量的60%以上。
市場普遍認為,若格拉斯伯格停產時間延長,加之其他礦山供應不穩定,將在短期內進一步收緊市場,支撐價格。另一方面,投資者對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若美元走弱,將增加大宗商品價格的外部支撐。換言之,銅價的中期走勢正受到供需雙重因素的推動。
綜合來看,格拉斯伯格停產事件再次突顯了銅市場的供應脆弱性,也使市場對未來走勢更加謹慎樂觀。短期內,事故造成的停產或將推動銅價保持堅挺;中期來看,綠色轉型與電氣化浪潮將為銅需求提供持續支撐;長期而言,若礦產開發無法及時跟上需求增長,銅價突破12,000美元並非遙不可及。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