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12 06:59:19 黃文章 發佈
國際能源署(IEA)9月11日發布月報表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預計年增74萬桶/日,較上月報告小幅上調,已開發經濟體的供應韌性與新興經濟體相對低迷的消費形成對比。2025年上半年,經合組織(OECD)需求年增8萬桶/日,高於預期,受惠於較低油價,但預計在下半年轉為收縮,使2025年全年石油消費大致持平。
全球石油供應在8月小幅上升,但達到創紀錄的1.069億桶/日,因OPEC+持續解除減產措施,而非OPEC+供應接近歷史高點。全球石油產量預計今年增加270萬桶/日至1.058億桶/日,明年再增210萬桶/日至1.079億桶/日,其中非OPEC+國家分別貢獻140萬桶/日和100萬桶/日。
煉油廠原油加工量在8月激增40萬桶/日至創紀錄的8510萬桶/日,但隨著季節性維修加劇,預計至10月將下降350萬桶/日。全球煉油廠原油加工量預計在2025年平均為8350萬桶/日,2026年為8400萬桶/日,增長分別放緩至58萬桶/日和54萬桶/日。
全球已觀察到的石油庫存於7月增加2650萬桶,自年初以來累積增長達1.87億桶。同期中國原油庫存增加6400萬桶,自2月至8月增長1.06億桶,有助於消化過剩供應。預計下半年全球庫存平均每日將增加250萬桶,因供應遠超需求,但仍存在多個潛在變數,包括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貿易政策以及對俄羅斯和伊朗的額外制裁,可能改變市場平衡。
報告表示,石油市場正受到多重因素的牽引而呈現分歧態勢,新制裁可能對俄羅斯和伊朗造成供應損失的風險,正與OPEC+供應增加及油市庫存持續膨脹的前景形成對比。對伊朗和俄羅斯的加強制裁迄今對供應和貿易流動影響相對有限,即便兩國出口近月呈下降趨勢。歐盟自2026年起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精煉產品,可能在未來數月限制產量並打亂貿易格局。
報告指出,9月7日OPEC+同意開始解除自2023年4月以來的第二輪減產後,油價變化不大。八個OPEC+核心國家計劃在10月將產量目標提高13.7萬桶/日。按此進度,解除完整165萬桶/日減產將需12個月,22個成員國聯盟仍有約200萬桶/日減產維持。據估計,截至9月,OPEC+自2025年第一季度以來實際原油增產150萬桶/日,遠低於公告目標的250萬桶/日。
非OPEC+產油國的供應增長持續,包括美國、巴西、加拿大、圭亞那和阿根廷的產量已接近或達歷史高點。非OPEC+國家2025年有望增產140萬桶/日,明年增產略超100萬桶/日。OPEC+預計2025年增產130萬桶/日、明年增產100萬桶/日,與非OPEC+相當。全球石油需求前景基本保持不變,2025年與2026年增長均約為70萬桶/日。
美國能源部月報預測,全球液體燃料產量在2025年將增加每日230萬桶,2026年再增加每日110萬桶。報告預計,OPEC+之外的國家將在2025年將液體燃料總產量增長每日170萬桶,2026年增長每日60萬桶,這將構成整體增長的大部分。具體而言,預期巴西、加拿大、圭亞那和美國將成為預測期內產量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報告預測全球液體燃料消費在2025年將增加每日90萬桶,2026年增加每日130萬桶。全球液體燃料消費增長幾乎完全由非經合組織國家推動,這些國家在2025年總共增長每日100萬桶,2026年增長每日110萬桶,而經合組織國家(OECD)消費在2025年減少每日10萬桶,2026年增加每日20萬桶。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