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21 13:30:24 賴宏昌 發佈
華爾街日報(WSJ)週一(10月20日)報導,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 見圖)巧妙地利用科技巨擘之間的競爭焦慮、主導一齣「錯失恐懼症(FOMO)」金融遊戲。報導指出,阿特曼的閃電交易策略已說服矽谷巨擘們將他們的命運與OpenAI捆綁在一起、形同讓OpenAI變得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根據WSJ的計算,OpenAI今年將創造130億美元的營收、僅佔它與輝達(Nvidia)和甲骨文(Oracle)達成的6,500億美元運算帳單的一小部分,若加計與超微(AMD)、博通(Broadcom)及微軟(Microsoft)等其他雲端供應商的協議,總成本可能逼近1兆美元。
阿特曼9月在個人部落格撰文指出,OpenAI的願景是以標準化流程、每週新增1吉瓦的算力基礎設施。
洛克菲勒國際(Rockefeller International)主席夏瑪(Ruchir Sharma)10月6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外資在第2季買超美國股市的金額達到破紀錄的2,900億美元,目前持有約30%的美股市值、創二戰後最高佔比。
夏瑪表示,2025年迄今人工智慧(AI)企業貢獻美股高達80%的漲幅,美股已成為一場對AI的豪賭,一直在抵制美國商品的歐洲人和加拿大人持續大買美股、尤其是科技巨擘。
Business Insider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10月15日發表報告指出,AI預料將在10年內全面普及,AI的廣泛應用可望為美國經濟挹注20兆美元產值、當中的8兆美元將以資本所得形式流向企業,生成式AI可望讓美國勞動生產力提升15%。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