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6-10 10:41:07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量子運算軟硬體商IonQ宣布斥資將近11億美元,併購英國量子運算新創Oxford Ionics,股價聞訊走高。
CNBC、路透社報導,IonQ 9日發布新聞稿宣布,最新收購案將整合IonQ的量子運算硬體及Oxford Ionics的晶片技術,期望能在相關領域內有所突破,從而抓住商機、推動營收成長。
上述併購案預計今(2025)年就會完成所有程序,收購價碼為市價10.65億美元的IonQ股票及1,000萬美元現金。
整併後的企業準備在2026年底前打造一款具備256個「量子位元」(qubits)的運算系統,並於2027年、2030年底前分別建造擁有10,000個、200萬個量子位元的系統。
IonQ執行長Niccolo De Masi先前曾對CNBC表示,他希望該公司能在量子運算領域長成一家「800磅重的大猩猩」。
IonQ 9日終場上漲2.67%、收40.06美元;年初迄今仍下跌4.09%。過去一年來,IonQ股價累積已飆漲410%。
諸如IonQ、Rigetti等量子運算公司的營收目前仍不多,但相關技術被視為攸關國安的科技,能夠支援像是醫療研究、資訊安全等領域。
輝達(Nvidia Corp.)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曾於3月表示,該公司準備設立一個量子運算實驗室。他1月8日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表示,「如果你說15年就會出現非常實用的量子電腦,那可能還偏早。如果說30年,那可能有點晚。但若說20年,我相信多數人都會同意。」
黃仁勳3月20日又在輝達首度舉辦的「量子日」(Quantum Day)上表示,新的運算方式由於非常新穎,得花上數年來研發,這是很正常的事,但或許相關領域的企業高層能設法說服他,量子運算的發展會比他想像快。
谷歌(Google)及其母公司Alphabet Inc.執行長Sundar Pichai則認為,「實際可用」(practically useful)的量子電腦還要再等5~10年才會出現,目前進度類似十年前的人工智慧(AI)。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