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7-14 09:01:37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彭博社報導,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週日(7月13日)播出的CNN「Fareed Zakaria GPS」專訪節目中表示,美國政府無須擔心中國軍方會使用輝達產品來提升能力。
黃仁勳說,美國不用擔心這一點,中國軍方自己會基於使用美國技術伴隨的風險而避免這麼做,中國軍方根本無法依賴美國晶片、因為隨時都可能受到限制。
華爾街日報6月報導,OpenAI公共部門獲得美國國防部一份價值2億美元的合約,OpenAI將藉此協助軍方應對國家安全挑戰。
Reuters 2023年報導,Palantir Technologies執行長Alex Karp在達沃斯受訪時表示,生成式人工智慧(AI)可能有軍事用途,因為能夠自主產生結果的技術顯然對戰爭有用,AI能力發展最快的國家未來將可發號施令。
白宮AI政策主管David Sacks 6月表示,中國在AI方面並非落後美國數年、或許僅落後3-6個月。白宮隨後澄清,Sacks指的是中國的AI模型,中國AI晶片落後美國同業1-2年。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根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6月發布的長期經濟預測,中國將成為通用人工智慧(AGI)機器人的最大經濟受惠者、未來30年有望縮小與美國在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差距。
Business Insider 5月報導,黃仁勳接受《Stratechery》電子報作者Ben Thompson採訪時表示,中國的AI研究人員是世界上最頂尖的一群,因此Anthropic、OpenAI或DeepMind等美國企業聘用他們也就不足為奇了。
MarketWatch專欄作家Paul Brandus 5月撰文指出,根據澳洲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2月發表的分析報告,美國現在似乎正試圖在與中國的科技競賽中落敗。
彭博社報導,領英(LinkedIn)共同創辦人霍夫曼(Reid Hoffman)4月告訴彭博電視台,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關稅和聯邦支出刪減可能會損害美國在AI領域的競爭力、間接讓中國佔了上風,關稅實際上正在幫助中國整個產業。
BBC Newsnight去年5月報導,AI教父辛頓(Geoffrey Hinton)受訪時表示,西方在AI研究方面可能遙遙領先俄羅斯、但僅微幅領先中國,在此同時中國正投入更多資源,因此就AI軍事用途而言、將會有一場競賽。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