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231)前身為宏碁的研製服務部門,於2001年5月30日分割獨立而成立,公司為資訊及通訊類產品ODM廠商,目前為全球第三大筆記型電腦製造商。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2020年公司營收比重:筆記型電腦31%、桌上型電腦6%、顯示器5%、智慧裝置18%、伺服器/網路儲存設備27%、其他13%。

圖片來源:公司法說會;http://www.wistron.com.tw/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公司主要替品牌業者從事ODM服務,代工項目包含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AIO PC、液晶電視、顯示器、智慧型手機、可攜式導航設備、工作站、伺服器、網路儲存設備等產品,其中又以筆記型電腦為主。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公司重要原物料包含各式電子零組件,如CPU、硬碟、主機板、記憶體、液晶顯示器、光碟機、印刷電路板、被動元件、連接器、電源供應器、電池、機殼等,相關原料都向國內外大廠採購。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公司生產基地包含大陸中山、崑山、泰州、馬來西亞、墨西哥等地。此外為了要降低生產成本,以逐步將產能遷移大陸內陸,目前公司重慶與成都廠房已經動工,2012年第一季投產,屆時新廠房將佔公司所有產能四成。
公司於昆山設立的塑料回收廠將於2012年第四季啟用,並計畫投入2100萬美元於美國德州設立電子廢料回收精煉廠,計劃於2013年1月啟用。
2019年12月,預計於越南投入逾70億元建廠擴產,初期將以筆電產線為主,預計2020年下半年完工,2021年上半年開始投產,將成為其第二大筆電生產基地。
2020年12月,預計投入11.78億元取得新竹縣國際AI智慧園區產業專用區中逾8,000坪土地的地上權,除了作為研發使用之外,還將規劃伺服器、5G、AI與智慧醫療等產品的生產線。預計2023年正式啟用。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業結構與供需
產業上下游關聯

圖片來源:公司年報
根據國際研究顧問機構Canalys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之PC出貨量達2.97億台,相較2019年的2.67億台年增約11%,主要是因為疫情影響之下,遠距工作及學習成為新常態,進而提高筆電需求。而在行動裝置部分,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總出貨量出現衰退,主要由於新冠肺炎影響,全球經濟受到重擊,造成終端需求不振,使得2020年手機出貨量僅12.9億支,相較2019年的13.7億支下滑6%。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政府紛紛祭出隔離措施,學校改用線上課程上課取代,公司則採用在家上班因應,民眾娛樂消費習慣轉往網路平台,全球伺服器的出貨量相較於2019年,成長7%。預期2021年仍會維持成長。然傳統商用x86伺服器2020年出貨表現衰退,主因歐美成為全球疫情重災區,減弱企業客戶採購伺服器等設備支出預算。
2.銷售狀況
2019年公司在全球筆記型電腦代工市佔率為11%,排名第三大代工廠商。
2017年NB出貨量1,990萬台。2018年NB出貨量1,750萬台。2019年NB出貨量1,750萬台。2020年NB出貨量2,035萬台。
公司各產品線主要客戶:
筆記型電腦 |
HP、Dell、宏碁、聯想、Sony |
桌上型電腦 |
HP、Dell、宏碁、聯想 |
LCD TV |
Sony、Toshiba、Best Buy、Sharp、LG、Vizio、小米科技 |
顯示器 |
HP、Dell、宏碁 |
手持裝置 |
BlackBerry、華碩、小米科技、Apple |
Server/Storage |
Dell、HP、IBM、Supermicro、Facebook、Tencent、CISCO、Microsoft |
平板電腦 |
宏碁、華碩、聯想、Dell、Fuhu Nabi |
緯創旗下子公司緯穎,緯創持股約95%,主要提供雲端服務及大型資料中心的各項產品及系統的解決方案,客戶有亞馬遜、微軟和臉書,另有日本KDDI、Softbank、以及美國遊戲公司RiotGames的訂單。
2015年6月,公司取得英國特易購(Tesco)自有品牌平板二代品「Hudl2」的訂單。
2015年11月,公司取得東南亞國家機場標案,預計2016年初進行架設,提供旅客導覽、定位等App服務。
2017年12月,公司成為大陸蔚來(Nio)電動車的電控設備之供應商。
2017年12月,公司取得蘋果2018年新一代Macbook Pro系列新機鍵盤組裝大單。
3.國內外競爭廠商
產品 |
主要競爭對手 |
筆記型電腦 |
廣達、仁寶、英業達、和碩、鴻海、小米科技 |
桌上型電腦 |
鴻海、和碩、精英、技嘉、微星 |
LCD TV |
鴻海、仁寶、瑞軒、群創 |
顯示器 |
冠捷、群創、佳世達 |
手持裝置 |
鴻海、英業達、和碩、廣達、仁寶 |
Server/Storage |
神達、英業達、廣達、鴻海 |
平板電腦 |
和碩、英業達、鴻海、仁寶、廣達 |
(四)財務相關
1.合作案
2014年5月,公司與戴爾(DELL)共同宣布,雙方將在電子廢棄物回收封閉再生循環(Closed-loop Recycling)方面進行合作與發展;緯創將提供獲第三方機構UL Environment認證通過之電子廢棄物循環解決方案,把用回收方式所生產而來的封閉循環再生塑料,應用於戴爾電腦產線的製造上。
2014年6月,公司與工業電腦廠商磐儀(3594)共同宣布,雙方已達成策略性技術與銷售網絡協同合作共識,將攜手推展雲端物聯網創新商業模式。
2015年11月24日,宣布與印度手機經銷集團Optiemus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將成立合資公司於印度設立製造組裝基地,初期規劃以智慧通信裝置為主要生產產品。
2018年3月,公司旗下的緯創醫學科技與台大醫院簽署針對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簽訂臨床實驗與發展合作意願書,鎖定下肢未完全癱瘓的病患,技術提供夥伴為公司主要股東的加拿大業者B-temia。
2018年8月,公司與廣達、臺北榮總簽定合作意向書,共同合作打造北榮成為數位科技智慧醫院,初步規畫研發之項目包括「病人資訊整合系統」、「出院準備服務及居家照護系統」、「智慧病歷暨醫療決策系統」、「行動查房系統」、「情境式臨床技能訓練系統」、「智能透析決策系統」及「智慧化數位病理診斷系統」等。
2020年11月,公司與工研院、台中市政府、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豐榮客運、緯創資通、台數科集團等產官研,攜手組成「台中MIT自駕巴士團隊」,由工研院負責巴士線控系統改裝及自動駕駛定位、感知決策與控制系統等技術。
2020年12月,宣布與中華電信策略聯盟,中華電信研究院測試中心(TLTC)與公司網路測試中心(NTC)將共同提供5G核網高速網路光通訊設備驗證及測試服務,共同搶進5G測試、驗證商機。
2.轉投資
2010年3月,公司董事會決議投資茂林光電,此次投資總金額不超2000萬美元,公司將取得茂林光電增資後17~19%的股權。
2010年6月,公司參與佳龍私募案,認購金額為2.43億元,並取得佳龍5.2%股權及一席董事,未來雙方就電子廢棄物回收事業進行策略聯盟。
2016年3月,公司成立緯創生技投資控股,主要業務係整合緯創在醫療及軟體應用的相關投資。
2016年11月,公司宣布投資廣積科技旗下車載子公司廣昌科技,三方將簽訂MOU,強化在物聯網相關垂直領域合作、開發利基市場,擴展產業物聯網商機。
2018年8月,公司通過子公司鼎創取得東貝私募普通股526.3萬股,計持有東貝1.26%股權。
2020年7月,公告通過四家子公司投入約新台幣126億元,取得中國大陸AirPods組裝廠立訊0.81%股權。
2021年10月,公司通過子公司鼎創有限公司,與JDI在台子公司台灣晶晶端顯示貿易(JDIT)簽訂股權收購協議,以日幣85.82億元取得高雄晶傑光電科技(KOE)100%股權。完成收購後,公司的液晶顯示模組業務跨向車載、工控產品等應用領域布局。
3.處份資產
2020年7月,宣布將出售集團旗下緯新資通(昆山)、緯創投資(江蘇)及其相關業務予中國立訊集團,交易之對價暫定為 33 億人民幣(約台幣138億元),並預計於2020年底前完成所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