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北鄰泰國、西南與印尼隔馬六甲海峽相對,總面積約33萬252平方公里,由13個州組成(包括:玻璃市、吉打、檳城、霹靂、雪蘭莪、森美蘭、馬六甲、柔佛、彭亨、登嘉樓、吉蘭丹、沙巴、砂勞越)。
目前聯邦共和國之11州在馬來半島,簡稱西馬,地勢北高南低,中央山脈由北向南伸展,東西兩岸則有寬廣之平原;另2州為沙巴州及砂勞越州(沙勞越首府古晉距離吉隆坡約1,000公里),隔南中國海,距馬來半島東部約數百公里之遙,簡稱東馬,地勢由內陸向沿海逐漸降低,近海處主要為河谷平原地帶。
馬來西亞屬熱帶海洋型氣候,終年氣溫變化不大,每日平均溫度約攝氏22℃-32℃,年平均雨量約2,000毫米,4-7月吹東南風,為西海岸帶來較多雨量,9-1月吹東北風,為馬來半島東海岸帶來影響。年分乾、雨兩季,無颱風、地震等天災,在自然環境上,可謂得天獨厚。全國人口約3,237萬人(2020年),除主要都市外,其餘地區大多地廣人稀。
馬來西亞經貿概況
馬來西亞主要出口產品有電子與電器產品,棕油、液化天然氣、精煉石油產品、化學暨化工製品、原油、機械零附件、光學暨科學儀器、金屬製品及橡膠製品。其中橡膠及橡膠製品在馬來西亞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主要出口國家包括新加坡、中國大陸、日本、美國、泰國、香港、印度、澳大利亞、印尼及韓國。
橡膠特性
橡膠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兩種;其中合成橡膠來自石油提煉,因此價格易受油價波動影響,產量約佔60%左右。天然橡膠則是由三葉橡膠樹所分泌的乳汁,經由凝固、加工等過程而得。
天然橡膠的主要成分為聚異戊乙烯,含量在90%以上,其他成分為少量的蛋白質、脂、酸、糖分及灰份等。根據製工及外形的不同,可分為煙片膠、顆粒膠、鄒片膠及乳膠等,市場上常見的以煙片膠及顆粒膠為主。
天然橡膠為國際上的熱帶商品期貨之一,其中以東京工業交易所(TOCOM)於1952年推出的橡膠期貨為全球的橡膠參考標的,其交割的標準為國際標準規格RSS No.3。若依品質等級區別由佳至差依序為X1、1、2、3、4、5號,RSS No.3品質普通,主要用途為汽車的內外輪胎。
橡膠用途
天然橡膠由於具備良好的彈性、絕緣性、可塑性、隔水隔氣、抗拉及耐磨等特點,因此運用的範圍十分廣泛,例如交通運輸用的輪胎、工業用輸送帶、密封圈、醫療用手套、輸血管,以及日常生活所用的膠鞋、雨衣等,其中,輪胎的用量佔天然橡膠使用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汽車工業的發展動向與橡膠的行情具有一定的關係。
橡膠產地&產量
天然橡膠生產國集中分佈於赤道附近的東南亞、非洲及中南美洲,主要有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中國、印度、斯里蘭卡、尼日利亞等國。其中前三大產地為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產量約佔世界3/4。
橡膠供給&需求
消費方面,美國為最大的天然橡膠消費國,其次為大陸及日本,美國消費量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日本則是減少,而大陸則較不具趨勢性。
影響橡膠價格因素
1.汽車製造業景氣
2.產地產量及氣候
3.國際天然橡膠組織(INRO)干預狀況
4.日圓匯率
5.泰國橡膠報價
6.替代品價格
資料來源:外交部、經濟部、MoneyDJ&XQ蒐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