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出自於1999年,將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訊息傳感設備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提供智慧化識別與管理。物聯網整合了資訊傳感設備,如無線辨識系統(RFID)、紅外線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瞄器等種種裝置與網際網路結合,使各種物品在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過程,實現物品的自動識別和資訊的互聯與共享,可透明化管理物品。
物聯網是利用無所不在的網路技術建立起來的,其中非常重要的技術是RFID電子標籤技術。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系統,利用無線電波來傳送資料,由標籤與讀取機組成,而短距離的RFID可應用在工廠自動化、貨品銷售,長距離RFID可用在收費系統或車輛身分識別,RFID也可應用在寵物注射晶片及飯店的門禁保全系統。
物聯網的運作:
(1)對物體屬性進行標識,屬性包括靜態和動態的屬性,靜態屬性可以直接存儲在標籤中,動態屬性需要先由傳感器實時探測;
(2)需要識別設備完成對物體屬性的讀取,並將資訊轉換為適合網路傳輸的數據格式;
(3)將物體的資訊透過網路傳輸到資訊處理中心(如家裡的電腦或者手機,或IDC集中管理),由處理中心完成物體通信的處理。
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家居安全、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等多個領域,如:鐵路、橋樑、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麼東西,衣服會「告訴」洗衣機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等等。
大陸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開始在傳感網的研究,在無線智能傳感器網絡通信技術、微型傳感器、傳感器終端機、移動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已擁有從材料、技術、器件、系統到網絡的完整產業鏈。在世界物聯網領域,大陸與德國、美國、韓國一起,成為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國。
大陸溫家寶總理於2009年8月在無錫明確指示,“要早一點謀劃未來,早一點攻破核心技術,要依靠科技和人才,佔領科技和經濟發展制高點,保證我國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可持續的競爭力。”,大陸物聯網建設從概念推廣、政策制定、配套建設到技術研發,都出現了快速的大規模發展。有人將2009年稱為大陸物聯網元年,而美國、歐盟等多個國家在2009年也都發佈了物聯網戰略。大陸更將“物聯網”列入《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年)》和2050年國家產業路線圖。物聯網的推廣將會成為推進經濟發展的驅動器,未來大陸物聯網行業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隨著電信網絡特別是無線網絡的擴展,傳感技術的發展,大陸推廣物聯網的條件逐步趨向成熟。國家工信部明確提出要進一步研究建設物聯網、傳感網,加快傳感中心建設,推進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提高資源利用率、經濟運行效益和投入產出效率。大陸物聯網標準體系已形成初步框架,物聯網在廣東、江蘇、上海等地都已經有了局部的建設。2009年,無錫傳感網中心的傳感器產品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上海世博會場館被成功應用。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慧交通、環境保護、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慧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等多個領域,將會催生出大規模的高科技市場。據物聯網應用高峰論壇分析,物聯網行業在未來3到5年市場規模可達到3000億元;而美國研究機構Forrester預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要比互聯網大30倍,將形成下一個兆元級別的通信業務。
2010年年初,大陸正式成立了傳感(物聯)網技術產業聯盟。工信部也宣布將帶頭,成立一個推進物聯網的領導協調小組,以加速物聯網產業化進程。2010年3月2日,上海物聯網中心正式揭幕。這些都將促進物聯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整個來看2010年將是世界物聯網快速發展的一年,儘管整個產業依然處於孕育和準備階段,距離大規模的應用尚有一段距離,但突破性的技術、晶片、產品和解決方案等有可能逐步問世。
物聯網產業鏈可細分為標識、感知、處理和信息傳送四個環節,關鍵技術包括RFID、傳感器、智能芯片和電信運營商的無線傳輸網絡。與射頻識別設備、傳感器等單個的微觀產業鏈相比,電信運營商在物聯網架構中的發展空間較大,運營商將在物聯網產業中強勢介入多個環節,而由於物聯網運行時將會透過營運商所建構的網路佈線,因此將帶給營運商更多的機會來主導物聯網產業商業模式的發展。
面對這個絕佳的市場機會,大陸三大電信運營商爭相發力物聯網技術開發及應用拓展。中國移動高調表態支援3G與物聯網的結合,目前M2M終端數已達300萬,年均增長超過80%,主要應用集中在電力和交通運輸行業;中國聯通也將在未來開展無線環保監測平臺。中國電信積極加速物聯網技術開發應用,推出平安e家涉足物聯網領域。而10月20日,華為公司透露正在研發一個數字家庭平臺專案,也屬於物聯網範疇。中華電、台灣大、遠傳、威寶、亞太、WiMAAAX等電信業也是主要受益者。
其他上游供應商分別為:
射頻識別(RFID):遠望穀(002161)、NXP,TI,ST,INFINEON,復旦,華虹,貝嶺、盛群、亞信、聯傑、譁裕、旺玖、晶彩科
二維碼識別:動物溯源新大陸(000997)、鼎翰、光群雷
自動識別晶片生產商:廈門信達(000701)、:欣技、連宇、同亨、振樺、精聯
智慧卡:東信和平(002017)
根據大陸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所互聯網中心估計,未來五年,大陸IP位址需求量將激增,其中在移動互聯網為10億,物聯網預計需求量在100億,固定互聯網為5億,而按照IP地址33%的利用率來推算,全大陸未來IP需求量為345億,但目前IPv4能夠提供的位址空間最多只有40億,而且其全球位址的分配很不平衡,目前美國約有15億個IPv6地址,而大陸僅約有2.2億個。而根據亞太網路資訊中心統計,全球未分配的IPv4位址目前只剩下8%,預計於2011年9月枯竭。
因此當大陸往物聯網發展時,需要大量的IP位址,而現有互聯網在IP地址資源上的不足,已經成為物聯網發展最大的瓶頸,中國電信計畫今年(2010年)首先開啟中小城市的試商用,2012-2015年對IPv6網路進行規模商用,2015年以後將全面商用,從IPv4向IPv6過渡上的支出將很大,中國電信“至少需要數百億元的資金,才能完成全網改造。”將會帶動IPv6相關設備的投資。
https://www.facebook.com/moneydjtv/videos/1008946525887466/
https://www.facebook.com/moneydjtv/videos/1708780925904019/
https://www.facebook.com/moneydjtv/videos/177874851224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