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保勝光學股份有限公司(6517)設立於1970年,營運總部位於台中加工出口區,主要從事光學鏡頭/片及相關零組件生產及銷售業務。公司是由德國Robert Bosch成立的台灣第一家光學公司,也是台灣最早成立的光學鏡頭專業製造公司;1986年公司由美國伊士曼柯達接手成為其子公司;2002年由台灣力邦投資公司接手經營,成為百分百台灣本土企業;2003年,公司併購日本PENTAXPENTAX的台灣子公司。
公司是國內第一家開發掃瞄器鏡頭並量產的光學廠。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公司專精於各類光學鏡片、鏡頭之研發、製造及銷售,主力產品為玻璃鏡頭及玻璃鏡片,應用範圍包含工業檢測設備、天文望遠鏡、投影機、醫療設備、視光學相關產品。
2022前三季產品營收比重:光學鏡片約佔31%、光學鏡頭約佔60%,應用以高階投影機佔比最高。
公司產品圖

圖片來自公司網站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公司承接了美、日、德三大光學技術,自德商Bosch引進中型鏡片研磨與變焦鏡頭設計製造技術,美商USPL引進大型鏡片製造技術,美商Kodak引進數位影像鏡頭與小鏡片的設計製造技術。
主力產品以全玻璃鏡頭(鏡片)為主,有別於消費性市場以塑膠鏡頭為主。
產品 |
用途 |
光學鏡頭 |
應用於投影機、監視器、天文望遠鏡、工業檢測設備、醫療設備,以及各式變焦安全監控用途。 |
光學鏡片 |
應用於投影機、天文望遠鏡、賞鳥鏡 |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光學鏡頭/鏡片主要原料有光學玻璃硝材、金屬鏡筒及前置與墊間、塑膠鏡片、鏡筒與前蓋等,其供應商如下:
原材料 |
供應商 |
光學玻璃硝材 |
Hikari、Schott、台灣小原 |
金屬鏡筒、前置與墊間 |
精明、聯光、昭朗 |
塑膠鏡片、鏡筒與前蓋 |
名力、聲遠 |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生產基地位於台中潭子區。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業結構與供需
光學鏡頭/鏡片產業上游光學材料可分為光學玻璃(光學玻璃塊、玻璃毛胚、硝材)、光學塑膠(PC、PMMA等塑膠類),中游則為透鏡、稜鏡、面鏡、濾光片及各式鏡頭製造,下游應用領域涵蓋光通訊業、醫療設備/器材業、光學儀器/器材業、影像器材業、汽車業、自動化設備、休閒產業等。
根據PIDA表示,2021年全球經濟逐漸擺脫 Covid-19 疫情肆虐影響,且網路遊戲、網購及居家上班的消費需求也持續增加;此外元宇宙概念、電動車及車用電子、資安及綠電等需求均帶動臺灣光電產業成長。台灣2021年度光電產業的產值為新台幣1兆6,717億元,較2020年度總產值1兆4,328億元,年成長率為16.7%,而精密光學受到大陸廠商競爭影響而產值下滑,2021年度台灣灣精密光學產值為新台幣906億元,較2020年度產值946億元相比,年成長率為-3.7%。展望2022年,元宇宙所需的 AR/VR 眼鏡、車用鏡頭及工廠自動化等需求加持,台灣精密光學產業應可以止跌回升。
根據Quince Market Insights研究機構分析,全球運動光學的市場規模,預計在2020年~2027年將以2.9%的年複合成長率增長,從2020年的18億美元,到2027年達到22億美元。
2.銷售狀況
光學鏡頭/鏡片客戶包括應用於投影機的BARCO、運動型攝影機的SONY。
2022前三季,公司產品以外銷為主,外銷亞洲約佔24%、歐洲佔25%、美洲市場佔29%;內銷約佔22%。
3.國內外競爭廠商
競爭對手包含Fujinon、HOYA、SEKONIX、Tamron、大立光、今國光、玉晶光、光燿科、先進光、亞光、佳凌、舜宇光學科技、新鉅科等。
(四)財務相關
1.轉投資
公司持有保得士光學(股)100%股權,主要經營項目為光學儀器製造及銷售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