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公司成立於1968年2月,以一艘輕便型(HANDY SIZE) 萬噸級散裝貨輪起家,近40年來持續發展,經營過各類散裝貨輪,並以特大海峽型散裝貨輪及巨型油輪(VLCC)為主之航運公司。子公司包括樂利航運公司(NORLEY CORPORATION INC.) 及海德股份有限公司(HEYWOOD LIMITED)。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公司主要經營原油及散裝貨運輸業務,船舶以運送大宗散裝物資如礦砂、煤炭為主。
至2021年營收方面,散裝輪收入占89%、油輪10%。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散裝航運主要承載承載鐵礦砂、煤(包含焦煤、發電用煤和燃料用煤)、穀物、鋁土和鋁礦砂、磷礦、鋼材、機件、原木及木板、水泥、糖、棉花、肥料、以及其他礦物或農產品等大宗民生物資及工業原料為主,市場需求與全球大宗物資之貿易量的多寡關係密切。
散裝船的分類及指數
|
運能 |
主要裝載物 |
相關指數 |
海岬型(Capesize) |
海岬型噸位較大,8萬噸以上,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需從南美式端繞道,故耗油量較大。 |
鐵礦砂、焦煤、燃煤等。 |
BCI
(BALTIC Capesize Index) |
巴拿馬極限型(Panamax) |
載重噸約6~8萬噸,可通過巴拿馬運河。 |
民生物資與穀物為主。 |
BPI
(Baltic Panamax Index) |
超級極限型
(Supramax)
|
載重噸約5~6萬噸 |
穀物、煤炭、礦砂、各種工業原料等大宗散裝物資。 |
BSI
(Baltic Supramax Index) |
輕便型
(Handysize) |
載重噸約4萬噸以下 |
穀物、鋼材、肥料、水泥、木材、木屑及紙漿等。 |
BHI
(Baltic Handymax Index)
|
註:BDI為BCI、BPI、BSI三種指數的加總平均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公司主要原料為燃油。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公司船隊包括自卸船、輕便型、海岬型散裝船舶以及巨型油輪。
(一)母公司船隊:1艘多用途輕便型散裝船
(二)子公司船隊(樂利航運):1艘多用途輕便型散裝船、2艘大型散裝船、1艘多用途輕便型散裝船、9艘特大型散裝船、3艘特大型油輪、1艘超大型鐵礦砂專用船。
截至2022年10月,共有船隊15艘,其中海岬型船8艘、Kamsarmax船3艘、超大型油輪3艘、超大型礦砂船(VLOC)1艘,其中合約船與現貨船各佔20%、80%。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業結構與供需
海運業的主要蕭條原因,並非來自需求面,而是供給面的調整失衡。由於海運市場長期而言的均衡狀態是產能接近完全利用(fully employed)的,若因需求大於供給,而造成利潤增加,則擴張產能的方式便是新造船。以新造船調節產能的過程,最大的問題便是從供給不足到供給增加的時間差異。由於新造船從訂造到交船常需要二到三年以上,訂船時的供給不足在交船時可能已是供給過剩。
海運業由於船舶多為跨國,在業務上必須瞭解不同國家的比較利益及載運貨物之需求、以及客戶的營運模式。在資金流動方面,由於以運輸為本,故無存貨壓力,以論時租船而言,船舶租金皆為預收;即論程租船,也是在載運貨物後數日內便可收到運費。
根據Clarksons報告,2021年全球乾散貨海運量增加4.0%,船噸增加3.6%,是去年運費處於高檔的主因。2022年預估乾散貨海運量需求成長下降為1%,但因新船交船量少於去年且舊船拆船噸會略增,故整體船噸淨增加應會略低於 2021 年。
根據Clarksons估算,2021年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量增加1.47%,延噸海浬(tonne miles)增加2.05%。整體而言,2021年乾散貨海運貿易量年成長3.59%,延噸海浬增長3.98%,BDI全年平均達2,943點,較2020年同比上升176%。
目前新船訂單占總體船隊不到7%,處於歷史低點,Clarksons於2022年3月之Dry Bulk Trade Outlook預估2022年整體散裝船噸位僅成長2.2%,乾散貨海運延噸海浬需求年增1.9%,加上COP26(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對綠色航運承諾的要求越趨嚴格,低運力成長將有利航運市場景氣延續。
2021年海岬型散裝輪新船交付營運數量達88艘,舊船拆解數量則為14艘。各大造船廠未來三年新船交付數量預期將逐年減少,2022年預計交付60艘新船,噸位供給過剩帶給運費市場的壓力將較2021年減緩。此外,嚴格的環保法規將陸續實施,未來數年老舊船舶淘汰時程將會加速。
2.銷售狀況
公司主要客戶包括國內及世界知名鋼鐵公司及航運業者,如新加坡Rio Tinto、BHP等。
公司合約型船舶客戶包括國內及國外知名鋼鐵公司、電力公司及航運業經營者,並與其訂有長期貨運或租船合約。
3.國內外競爭廠商
散裝航運業為全球性自由競爭之產業,主要競爭者包括中航、台航、益航、四維航、光明海、裕民、勇利航業、寧波海運、長航鳳凰、招商輪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