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中華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2204)成立於1969年6月13日,成立初始即與日本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簽訂技術合作,以生產商用小貨車為主,現已導入三菱商用車、轎車、休旅車各車款,成為各式車款之汽車製造廠。
2022年公司導入英國MG品牌,正式進軍中型休旅車市場。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2021年公司營收以製造及銷售整車及相關零組件為大宗,佔比重96%。
公司產品圖: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公司產品主要用途
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各式商用車、轎車及休/商旅車,其主要用途為載貨、載客及休閒使用。
公司目前之商品項目
(1)商用車:
Delica 2.4L車系
中華菱利A180/A190 1.5L車系
(2)轎車:
Grand Lancer 1.8L車系
Colt Plus 1.5L車系
(3)休/商旅車:
Outlander 2.4L車系
Outlander PHEV車系
Eclipse Cross 1.5T車系
Zinger 2.4L車系
(4)電能車輛:
電動機車:iE125、EZ1、iE PICKUP、emoving Super
電動自行車:Bobe、Shine
電動商用車:菱利電動車系
*新產品與新技術
公司截至2022年Q1開發完成並量產銷售之產品如下:電動二輪EZ1換電全新車型、Grand Lancer商品力強化車型、Colt Plus法規對應車型、Zinger/Zinger Pickup法規對應車型、Delica/Delica-Truck法規對應車型、中華菱利A180/A190法規對應車型、Outlander商品力強化車型、Zinger Pickup三開型車型。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公司所購買之原料主要為汽車生產、銷售及維修作業等所需要之零組件,國外供應商為日本三菱商事株式會社,國內零組件部份由汽車零件協力廠商供應。
由於部分零件由日本進口,成本易受日幣匯率走勢影響。
原料種類 |
供應商 |
細項 |
車材零件 |
日本三菱商事株式會社 |
進口件 |
車材零件 |
江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零件協力廠商115家 |
國內自製之汽車零件 |
原材料 |
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
各種油類製品 |
原材料 |
台灣關西塗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
烤漆、噴漆、溶劑等 |
原材料 |
新日本製鐵株式會社及春源鋼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
鋼板 |
車用電池 |
Gogoro Network |
換電車電池 |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產能狀況
中華車在桃園楊梅區及新竹湖口鄉皆設有工廠,2021年度,公司四輪成車產能65448輛/年、產量50014輛/年;二輪成車產能19089輛/年、產量4692輛/年。
*產品製程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業結構與供需
*產業上、中、下游關聯性

資料來源: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
*市場概況與規模
2021年,台灣汽車市場全年銷售量約44.9萬台,較2020年同期衰退1.7%,其中進口車約20.1萬輛,國產車約24.8萬輛,主因受到新冠疫情、車用晶片短缺及貨櫃塞港等因素影響。展望2022年,隨疫情趨緩、景氣回穩及供貨趨於穩定等正面因素,預估台灣車市規模可達43.6萬輛。
2.銷售狀況
*銷售地區
中華車產品為商用車、轎車及休/商旅車,目前主要銷售地區以台灣地區為主。
2021年公司含進口車共銷售5萬餘輛,其中商用車(含重型車)銷售量超過35000輛,年增率達7.5%。
*市場占有率
公司於2021年度,在台灣地區的品牌市場占有率達11.5%。
3.國內外競爭廠商
2021年台灣市場汽車市占率:國瑞汽車佔47%,裕隆佔11.5%,中華車佔16.5%,福特六和佔10.3%,台灣本田佔9.6%,三陽工業佔4.6%。
4.政府政策或專利優勢
隨環保意識抬頭,全球各國政府分別開始訂定禁止生產及販售燃油車的相關政策與年限。
挪威首先喊出2025年只准賣電動車,成為全球第一個新市售車全面電動化國家;陸續跟進為2030年的印度、愛爾蘭、德國、丹麥、荷蘭、冰島、以色列、瑞典;英國則於2035開始停止販售燃油車;台灣與法國及新加坡同期,目標預計2040年市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日本雖作為汽、機車生產大國,但目標年限保守訂在2050年。
美國聯邦政府目標訂定2030年50%售出的新車為零排放車輛,美國加州政府則於2035禁止銷售燃油新車;中國大陸訂定2035年所有售出新車至少為混合動力車,並其中50%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電池電動車或燃料電池電動車。
台灣汽車市場中央政策方面,中古車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政策,再延長至2026年。
(四)財務相關
1.策略聯盟
2020年11月公司與競爭但能源補充模式不同的同業Gogoro宣布合作,採用Gogoro三電(電池、電機、馬達)系統開發的換電池式電池,套用至公司eMoving品牌的換電式電動機車,成為PBGN聯盟成員之一。
(資料、圖片來源:公司年報/公司法人說明會報告/公司官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