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8926.TW)成立於中華民國八十一年五月七日,係由經濟部主導, 結合台灣電力公司和國內幾家著名機電製造公司:東元電機、大亞電線電纜、台朔重工等成立之汽電共生專業公司。
公司為政府核定之國內專業性汽電共生公司,並於民國八十九年順利取得星能電力公司彰濱天然氣發電廠及森霸電力公司豐德天然氣發電廠籌設許可,正式跨足民營發電業。該兩家民營電電力公司已分別於2004年三月商轉。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2021年產品營收比重為電力佔17%、蒸氣佔4%、工程及顧問諮詢收入佔79%。
公司產品服務項目為:
(1) 提供資金以獨資、合資或BOT 方式興建汽電共生廠。汽電廠產出之蒸汽與電能售予合作廠家或鄰近用戶。
(2) 提供民營發電廠、汽電共生廠之工程規劃、財務規劃、專案管理、燃料、環境保護及操作維護等之整體服務。
(3) 民營電廠投資、建廠業務。
(4) 工程承攬業務。
(5) 再生能源投資、建廠業務。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主要產品 |
主要用途 |
汽電共生廠(包括官田廠及柴油機廠) |
提供客戶電力及蒸氣 |
研究諮詢及工程服務收入 |
提供民營電廠、汽電共生廠、再生能源之工程規劃、財務規劃、施工管理、燃料、環境保護及操作維護等之整體服務 |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汽電共生主要發電原料包括煤炭、燃油、天然氣或廢棄物,並以一套設備同時產生有效熱能及電能。
主要原料 |
主要供應商 |
供應來源 |
燃料油 |
中油 |
台灣 |
煤炭 |
中印/台美/力傑 |
印尼 |
天然氣 |
中油 |
台灣 |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台汽電有五座汽電共生廠,其中BOT 3座、合資一座及獨資一座,兩座民營電廠(合資),一座民營電廠。主要獲利來源為民營電廠的售電利潤及星元電力的統包工程認列。
為因應台灣用電需求,公司於2019年北部開1組50萬千瓦燃氣機組標案,於國光電廠二廠環評結束後投標,並將於2021年商轉。另公司也積極布局其他電力相關事業,包含陸域風電、太陽能、地熱發電廠等。
台汽電汽電共生廠概況:
(a)BOT(3座):原有義美、統一、亞化、大宇四座重油汽電共生廠,以BOT方式將電力及蒸汽售予客戶,總容量為50MW。其中大宇汽電共生廠於2008年第二季轉移給IPE asia公司,並與大宇公司終止合約,認列損失。
(b)大園汽電:台汽電持有29%,為燃煤汽電共生廠。
(c)官田汽電:為100%持有,係燃煤汽電廠。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業結構與供需
(1)汽電共生廠產業結構
2.銷售狀況
2021年台汽電汽電共生市場裝置容量約48百萬瓦,市佔率約0.60% 。
3.國內外競爭廠商
國內民營電廠裝置容量概況:
電廠 |
機組編號 |
燃料別 |
裝置容量(萬瓩) |
現況 |
麥寮電廠 |
麥寮 #1、#2、#3 |
煤 |
180 |
88~89 商轉 |
長生電力 |
海湖 #1、#2 |
天然氣 |
90 |
89~90 商轉 |
和平電力 |
和平 #1、#2 |
煤 |
129.72 |
91 年商轉 |
嘉惠電力 |
嘉惠 |
天然氣 |
67 |
92.12 商轉 |
新桃電力 |
新桃 |
天然氣 |
60 |
91.3 商轉 |
國光電力 |
國光 |
天然氣 |
48 |
92.11 商轉 |
星能電力 |
彰濱 |
天然氣 |
50.7 |
93.3 商轉 |
森霸電力 |
豐徳 #1、#2 |
天然氣 |
101.4 |
93.3 商轉 |
星元電力 |
星元 |
天然氣 |
49 |
98.6 商轉 |
就目前已商轉之民營電廠裝置容量為776萬瓩,台汽電所投資之星能、森霸、星元電廠及國光電廠占國內民營裝置容量之32%。
(四)財務相關
1.轉投資事業
台汽電轉投資均以電力事業佈局為主:
轉投資公司 |
主要業務 |
大園汽電 |
汽電共生廠營運 |
星能電力 |
天然氣發電廠營運 |
森霸電力 |
天然氣發電廠營運 |
星元電力 |
天然氣發電廠營運 |
國光電力 |
天然氣發電廠營運 |
星曄綠能 |
水面型太陽光電 |
星寶電力 |
陸上風力發電 |
RP Energy |
菲律賓蘇比克灣燃煤電廠開發 |
漢威巨蛋 |
高雄漢威巨蛋營運管理 |
清水地熱 |
地熱發電 |
鑫光電能 |
太陽能發電 |
苗栗風力 |
陸上風力發電 |
哈瑪栗能源 |
漁電共生光電開發 |
太登綠電 |
太陽光電開發 |
眾意能源 |
再生能源開發及運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