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三面環海,西南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南北韓非軍事區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鄰,總面積9.96萬平方公里(佔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9),人口約5,127萬(2020年)。
韓國經貿概況
韓國主要出口產品有石油製品、半導體、汽車、船舶、海洋結構物及零件、平板顯示器及感應器、汽車零組件、無線通訊器材、鋼鐵板、塑膠、電子應用機器等。主要出口國家包括中國大陸、美國、日本、香港、新加坡、越南、台灣、印尼、印度、俄羅斯等。
主要進口產品有石油原油、半導體、天然瓦斯、石油製品、石炭、鋼鐵板、鐵礦、電腦、半導體製造設備、精密化學原料等。主要進口國家包括中國大陸、日本、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卡達、澳洲、科威特、德國、印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半導體產業鏈上游為IP設計及IC設計業,中游為IC製造、晶圓製造、相關生產製程檢測設備、光罩、化學品等業,下游為IC封裝測試、相關生產製程檢測設備、零組件(如基板、導線架)、IC模組、IC通路等業。
韓國半導體發展
南韓半導體產業在1983年跨入記憶體產業後,一直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為主力。但是自從在全球引起的智慧型手機熱潮,大大改變了半導體供需結構,由記憶體半導體為中心轉向系統半導體(System on Chip,簡稱SoC-非記憶體)為中心的發展趨勢。2012年,韓國半導體的系統半導體首次超越記憶體,在所有半導體出口比重中的佔比高達48.7%,遙遠領先記憶體的出口比重(38.3%),進而步入系統半導體出口大國的行列。
南韓半導體市場成長動力主要來自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Tablet PC)及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 SSD)。
韓國通信產業發展
南韓通信市場受南韓政府技術(含管制)政策限制,導致國外通信大廠較難有效投入,因此南韓內手機市場大致仍為三星電子、LG電子及PANTECH(Sky)等三家當地企業所掌控,不過在南韓政府於2009年開始放寬通信市場管制後,MOTOROLA、NOKIA及HTC等國際知名手機大廠也陸續進入南韓市場,惟市佔率有限,HTC甚至於2012年撤離南韓。
依據韓國貿易協會(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以下簡稱KITA)資料顯示,近年來韓國國內手機市佔率仍持續上升,但海外基地生產比重擴大卻也直接影響出口。例如2012年無線通訊機的出口預測值為226億美元,較前一年減少了17.4%。
資料來源:外交部、經濟部、MoneyDJ&XQ蒐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