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Argentina)
回應(0)
人氣(10100)
收藏(0)
阿根廷為南美洲第二大國,面積約3,761,274平方公里(含南極洲領土約1百萬平方公里)。位於南美大陸東南部,西、南與智利為鄰,北接玻利維亞與巴拉圭,東與巴西及烏拉圭接壤,瀕臨大西洋,南北長3,694公里,東西寬自399公里至1,423公里不等。
阿根廷幅員廣大,南北溫差亦大。北部屬熱帶,年雨量約1千公釐,愈往西南雨量愈少。南端已近寒帶,夏季涼爽,冬季嚴寒,雨量亦少,但火地島以南雨量仍達1千公釐左右。中部地區屬溫帶,四季分明,春(9至11月)、秋(3至5月)兩季平均溫度為15至25度,夏季(12至至2月)平均溫度約為22至33度,冬季(6至8月)平均溫度為5至15度,主要出口產品為黃豆。
大豆特性
大豆屬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別名黃豆,根據種皮的顏色和粒形,大豆可分為黃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色大豆、飼料豆(秣食豆)五類。黃大豆的種皮為黃色,臍色為黃褐、淡褐、深褐、黑色或其它顏色,粒形一般為圓形、橢圓形或扁圓形。
大豆乃是食品、飼料和工業產品的重要來源。大豆的種子含17%的油和63%的粗粉,其中50%是蛋白質。
目前合約上所提到黃豆1號是指食用級黃豆,高蛋白質約36~42%;黃豆2號則是非食用級,用來當作飼料、榨油及酒精油,蛋白質含量約32%。
大豆用途
大豆是一種重要的糧油兼用農產品,既能食用,又可用於搾油。作為油料作物,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餅粕的提供者。每1噸大豆可以製出大約0.2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用大豆制取的豆油,油質好,營養價值高,是一種主要食用植物油,黃豆油除了做為價廉物美的食用油脂外,並可開發附加價值甚高的副產品,如黃豆卵磷脂、維他命E等供為食品或醫藥品,並能轉化成柴油提供新的能源來源。豆油可以加工成人造黃油、人造起司,還可製成油漆、粘合劑、化肥、上漿劑、油氈、殺蟲劑、滅火劑的成分。作為大豆搾油的副產品─豆粕,主要用於補充餵養家禽、豬、牛等的蛋白質,少部分用在釀造及醫藥工業上。
大豆是一種優質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資源,它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的組成比例非常接近於肉類食品。大豆食用製品如豆腐、千張、豆瓣醬、豆腐乳、醬油、豆豉等,是東亞國家的傳統副食品。
大豆產地&產量
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地,原產地分布於中國大陸之東北部及東南亞等地。現大豆生產已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以北美洲、南美洲和亞洲的種植面積為最大,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是大豆的主要生產國。
美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及出口國,其次為巴西、中國及阿根廷。美國大豆產地主要集中在五大湖南方,前七大主要州分別是愛荷華、伊利諾斯、明尼蘇達、印第安納、內布拉斯、俄亥俄、密蘇里州,這七大州的產量佔全美大豆產能的6成以上。
巴西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大豆產地,巴西大豆頭號產區為馬托格羅索州,第二大產區為巴拉那州,第三大產區為南裡奧格蘭德州。
阿根廷大豆總產量在拉美僅次於巴西,列第2位,全球第三大,大豆的主要產區是聖菲省、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和科爾多瓦省,其產量佔全國的90%。
中國大豆的最主要產地是黑龍江省,約占全國產量的3成,還有河北、內蒙古、吉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這7省區大豆產量合計佔全國大豆產量的4成以上。
大豆供給&需求
大豆目前以美國為最大生產地,其次為巴西、阿根廷與中國,四大國產量已佔全球8成。
美國不僅是全球大豆最主要的生產地,也是最大消費國,佔全球大豆出口量第二名;巴西是全球大豆第二大生產地,出口量居全球第一;阿根廷為全球大豆第三大生產地,出口量居全球第三;中國的大豆以自給自足為目標。
中國為大豆淨進口國,主要進口來自美國、巴西及阿根廷。
影響大豆價格因素
大豆是一種價格劇烈波動的國際性商品。影響大豆價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播種、生長和收穫季節的氣候條件是重要因素,供求狀況、庫存、進出口和政府農業政策也是重要因素。
1.供給與需求
2.季節性循環
3.氣候條件
4.壓榨利潤
5.替代品(玉米)
商品間的相關性:黃豆由於具有副產品(黃豆粉、黃豆油)、替代商品(玉米)、用途商品(活豬、活牛)等複雜的關係。以這些商品期貨週線圖來比較,其中黃豆、黃豆粉、黃豆油、玉米、活豬的一致性較為明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