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四月初公布超出預期的關稅政策之後,導致各類資產連日的下跌與修正,隨後卻又出現髮夾彎的政策,讓關稅談判延續90天,讓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恐慌稍作緩和。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最終從4.20%下降至4.16%,但非投資等級債與新興市場債的利差則是明顯走升,表現落後其他債券指標。本月全球投資等級綜合債券指標上漲2.94%,而新興市場主權債下跌0.22%,全球短天期非投資等級債指標也小跌0.02%。
我們對於政策不確定性衝擊目標到期債,分成幾個面向觀察。
(1)首先,聯準會在2025年具有投票權的官員,共有12位,其中偏鴿派與偏鷹派的官員剛好各3位,其餘6位則是屬於中立派,包括現任主席Jerome
Powell。因此即使中立派的投票數少了一位,其餘官員們的立場仍是分散且平衡的,也就不會有特別極端的緊縮或寬鬆政策。在這種情況下,預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將持續區間震盪,本基金的持債所受到的衝擊也較有限。
(2)景順目標到期債所持有的標的都是美元計價的債券,因此美元波動不是影響標的價格的主要原因。標的的價格表現,仍是反映該發債機構的信用風險與償債能力,與整體市場的風險偏好程度。
(3)近期新興市場的CDS上升,主要是市場對全球經濟下滑的疑慮,所引發的拋售與避險操作,並不代表新興市場發債機構的違約風險真的大幅增加。本基金持有標的在關稅政策公布之後,並無標的的信評被調降,或有立即違約風險。
(4)本基金所持有中國標的的產業,並不受關稅的直接影響,且多是短天期的類主權債,因此債券價格相對穩定。
我們認為,現階段對新興市場債的衝擊仍偏向價格的波動,並未擴散至實體經濟。後續最大的衝擊將是當美國衰退時,聯準會無法「主動式」降息,這將延後美國經濟回溫的時間點,並拖累新興市場的整體表現。本基金的投資策略以布局新興市場的發債機構為主,這些發債機構均有自己的營運模式與穩定收入,這些發債機構主要收入來源都不是仰賴出口至美國,且多數信評為投資等級債,會受到川普新政策的直接衝擊較小。
現階段基本情境仍是不會發生衰退,但受到市場信心下降的情況下,短期震盪在所難免。我們偏好流動性充裕的企業債,特別是能穩定產生現金流的產業,例如電信區塊,或是具有獨營色彩且有穩定營運模式的類主權機構。預期這類標的在市場持續震盪的情況下,能保有足夠的償債能力與較低的信用風險。
4月份本基金(美元累積型)上漲約0.34%,其中0.36%正貢獻來自票息收益。本基金預計在2025年9月到期,近期若有標的提前被買回或已到期,主要是再布局短天期的類主權債與企業債。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之操作策略為Buy
and maintain/monitor,與一般積極操作之基金策略不同,投資人仍須留意,基金表現未必與市場短期走勢一致。
在俄羅斯被制裁標的的部分,目前相關部位淨值均已反應為0;詳情請參閱本公司官網的受金融制裁債券情形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