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部分,儘管短期內獲利預估仍有小幅下修,但商品服務稅減稅計畫尚未完 全反映,意味著下跌風險有限。短期催化劑來自美印貿易談判,不過因印度對農
業、國防等產業的保護,短期達成協議難度較高。然而,隨著財報季到來,市場 將重回基本面,加上年至今表現落後,在業績上修與貿易談判利好的雙重催化
下,有望啟動落後補漲行情,配置偏好歐美企業在印度的子公司,持續看好非銀 金融、重電、 EMS代工類股。
美股部分,儘管9月聯準會會議偏鷹,但降息確定性仍未逆轉,且經濟數據上修 動能猶存。短期股價回檔修正後,後續走勢仍值得期待。策略上,獲利了結部分
AI標的,轉而鎖定受惠於政策的鈾礦/稀土本土供應鏈、受惠於降息週期的非銀 金融標的,以及受益於「美國製造」的基建與重電概念股。
陸港股方面,股市表現持續超乎預期,外資主張「中國經濟不起、牛市不止」,資 金開始流向低評價、低基期標的。然而,第4季留意市場對「出海類股」的業績預
期過高、國內經濟缺乏加速動能且政策刺激意向不如以往。因此,基金維持低水 位,採取不過度集中、不追高的策略,選股主要以網通、風電、記憶體、機器人等
多方布局,並透過逢高減碼來調節風險。
基金看好類股如下:
中國:看好AI網通、風電、記憶體等。
印度:看好非銀金融、重電及EMS等。
台灣:看好CCL、網通及散熱等。
美國:看好網通、核電、非銀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