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部擾動下,二季度中國經濟仍有韌性,增速高於年度目標,不過需求端仍需政策提振。生產端持續保持較高增速,高端製造和出口鏈表現強勁,但地產鏈偏弱;需求端消費和投資增速有小幅回落,6月餐飲消費、基建投資、地產銷售增速回落幅度較大。中國經濟半年度“成績單”公佈,上半年GDP為66.05萬億元,同比增長5.3%。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二季度增長5.2%。國家統計局公佈6月70城房價資料,各線城市房價環比下降,同比降幅整體繼續收窄。國家統計局表示,房地產築底需要一個過程,需下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二季度GDP同比5.2%、預期5.2%。6月,社零當月同比4.8%、預期5.6%;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2.8%、預期3.7%;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6.8%、預期5.5%。往年於6月電商促銷活動提前至5月中上旬,以限額以上商品零售的環比增速為例,2020-2024年5月、6月環比均值分別為8.4%、17.3%,而2025年同期則為11.5%、10.5%,體現前置效應,結構上家電、通訊器材等電商促銷商品增速均明顯下滑;餐飲收入(-5.0pct至0.9%)明顯回落,社零核算“券後支付”,外賣平臺大規模補貼會拖累餐飲收入。PPI、建安投資、購地支出均明顯走弱,基建、製造業、服務業下滑幅度較大。總結:“前置效應”或致上下半年經濟強弱切換,但站在長週期審視,2022年以來的經濟集中調整階段已接近尾聲。“需求前置”與“財政前置”推高上半年經濟增長,相應對影響下半年經濟指標讀數。中性情境,政策加碼或出現在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站在長週期審視,依據政策傳導時滯,前期新開工走勢推演,以及銷售與房價增速見底跡象,經濟築底或在年底;類似2015年,代表性行業築底,總量經濟即完成集中調整階段。月中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是對未來10年城市發展的設定目標和提供願景,並給出了“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為主題”的目標,本次會議更多是一個綱領性會議、指出了方向,預計後續會有更多的部委落地配套政策細節,本次會議同時提及新發展模式和城改舊改,也要求城市發展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說明未來的城市更新不會是過去的攤大餅模式,要符合新發展模式的“人地房錢”的約束,城市會甄選,會集中在核心一二線城市,城市更新模式也會考慮可持續性,也不大可能是棚改2.0。未來展望,核心一二線城市(並不是所有城市),能夠兼顧城市高品質發展方向,同時解決城市發展融資問題(融資來源於存量盤活,而非以前增量擴張),並且提供生活性服務、公共服務的城市,將迎來更大的城市發展空間,也將進一步激發相應的各類需求。今年以來陸股的強勁走勢超過了很多投資者的預期,A股投資人認為經濟惡化的概率不大,基本面有底,因此對後市還算樂觀,普遍倉位不低。上半年GDP資料出爐,雖然內需疲弱但是整體來看資料不錯,部分A股投資人擔心這會導致政策層面不是那麼緊迫,因此對政治局會議期待不是很高。美國批准英偉達H20對中國的出口許可,疊加海外相關個股的催化,算力及AI板塊表現佳。總體來看,當前經濟供需不平衡、通脹偏低等問題仍存,預計積極政策仍會發力。下一階段,一方面需通過優化房地產政策、加大基建補短板、提振居民消費等措施擴大內需,推動供需形成良性迴圈,鞏固復蘇基礎。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反內卷”破解生產端產能過剩困局,減少無效供給、優化經濟結構。25Q4指數中樞可能有機會有效抬升,市場提前反映2026年總量基本面改善預期,同時存款到期重定價高峰期,居民資產配置向權益遷移可能初露崢嶸,另外,A股利潤增速於25Q3-Q4將困境反轉,為四季度行情提供有利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