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部分,整體企業獲利增速有望擺脫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放緩趨勢,重回加速 成長軌道。這主要得益於下半年企業獲利基期較低、民間部門資本支出回溫,以
及年初財政預算的刺激效應逐步顯現。此外,在貿易談判方面,由於印度不涉及 中國轉出口問題,且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作為籌碼,市場普遍預期只要最終關稅
不超過25%,對股市將是正面利好。重點關注歐美企業的在印上市子公司,產業 則看好非銀金融、重電以及電子專業製造服務(EMS)代工股。
美股部分,由於市場對五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在財報季前的資本支出上調 已有高度預期,因此,將轉向基期較低且尚未創高的標的。貿易談判方面,近期
日本和歐盟的案例顯示美國希望「贏者全拿」的決心,意味著來自貿易談判的利 空風險對美股而言相對較小。布局將聚焦受惠於美國製造投資的標的,同時也
會觀察受惠於中國反內捲政策的美股相關標的。
陸港股方面,持續看好AI算力及網通供應鏈的半年報行情。值得關注的是,中國 政府最近的反內捲政策和價格法,帶動了處於谷底的大宗商品報價反彈,例如煤
炭、太陽能產業的多晶矽和電池產業的鋰礦等。因此也將伺機布局這些報價長 期低迷、基期較低的產業,以捕捉潛在的反彈機會。
基金看好類股如下:
中國: A、 H股持股20%,看好AI網通、穩定幣、 AI應用等。
印度:持股29%,看好非銀金融、重電及EMS等。
台灣:持股23%,看好PCB、網通及散熱等。
美國:持股23%,看好網通、重電、 EPC(基建統包商概念股)、穩定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