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最後一週,全球債券市場開始逐步回補超長期公債。主因日本財務省在5月26日向市場遞送問卷,並決定檢討2025年度公債發行計畫中的年限結構。財務省在6月20日即將召開公債市場特別投資人(Primary
Dealer、PD)會議,屆時將全面性討論減少超長期公債的發行。值得注意的是,總發行額仍維持在172.3兆日圓,減少發行的部分將以增發其他年限公債的方式來因應。受到超長期公債的發行量預期將減少的狀況下,30
年日本公債利率下跌13bp,日圓利率相應走穩下,日股表現重新站回3月時的相對高點。
若觀察日本實質潛在成長率的推估值,內閣府的試算為0.6%,日銀為0.66%。以這些官方估算值為基礎,再加上2%的通膨目標,日本名目潛在經濟成長率的參考區間大致落在2.6%~2.7%左右。若考慮與股息投報率的比較,日股(TOPIX、日經225指數)的過去平均股息投報率(過去3.5年)分別為2.43%和1.963%,顯見未來仍有隱含成長空間。
此外,財務會計年度結算在3月底的企業,大多集中在5月公布年報,因此5月宣布買回庫藏股的企業也較多,而今年度宣布買回庫藏股的總金額,水準更超越創下歷史新高水準的2024年。買回庫藏股不僅可令投資人期待ROE(股東權益報酬率)、EPS(每股淨利)提升等資本政策的改善,也令市場聯想到這是公司釋出股價相對偏低「訊號」。
再者,買回庫藏股將可提升企業資本效率改善、股東回饋強化的姿態令市場給予正面肯定,不只是在短期內出現推升股價上漲的效益,中長期而言也容易帶動股價表現向上。另外,儘管各企業實施買回庫藏股的時期各不相同,但以整體企業來看,呈現出庫藏股總淨額不易受到市場環境左右的買超趨勢,顯見日本企業的買回庫藏股,絕對是能夠穩定日股市場的買盤。
進一步觀察美日最新談判近況,美國華盛頓當地時間5月30日,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出席第四輪美日關稅談判的部長級會議。美方是由財長貝森特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出席。赤澤在協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雙方已充分理解彼此的立場,將朝著達成協議的方向來取得進展」。6月中旬的G7峰會前雙方將再度協商,並期待在峰會前美日領袖會談並達成一定程度的協議。
美日兩國政府在匯率方面預計將由雙方財長來進行討論,於此次談判如預期並未涉及到匯率議題。儘管隨著美日協議時程的推動,今後日圓貶值走勢修正的預期將逐步升溫。不過若是在峰會時美日雙方達成協議,當前累積創下歷史新高的日圓多頭部位是否會出現平倉現象,會是接下來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