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持股分布為印股、中港股、美台股各約三成。印度與中國分別代表貿易談判 的兩個極端,從風險的角度來看可達到自然避險效果,美股及台股則作為攻擊型 布局。
印股受外資回流大盤收復年初跌幅,但中小型股仍有壓力。印巴邊境衝突引發市 場擔憂,預料可快速緩解;央行持續釋放流動性,財報表現好壞參半,非銀金融、
重電及國防族群表現較佳。美印貿易談判互動正向,預計秋季前可達成第一階段 協議,對印股維持長期看好,並視近期財測結果考慮增加布局。
中港股4月表現不如全球市場,主因政治局會議釋出的刺激政策力度低於預期, 尤其在地產與貨幣政策偏保守, AI科技則成為政策優先推動領域。財報方面,以
海外市場業務為主的公司表現較佳,內需產業仍待下半年復甦。中美雙方對關 稅態度近期有所軟化,基金持續聚焦海外收入成長及內需修復兩條主線。
美股市場情緒改善,逾三成標普500指數企業公布財報, 73%獲利超預期,財測 正負比約6:4。消費類股受關稅影響較大,但整體衝擊低於最初預期,仍未見進
入獲利衰退週期。評價面修正已近尾聲,基金將在盤勢震盪時偏向買方,並樂觀 看待Trump Put及Fed Put帶來的市場支撐。
基金看好類股如下:
中國:看好AI網通、IC設計服務、機器人、港股科技龍頭等類股。
印度:看好非銀金融、重電等相關類股。
台灣:看好測試介面、重電及IC設計服務等族群。
美股:看好IC設計、 AI應用軟體、重電等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