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Q2財報季持續開跑,截至7月底已有約三成公司公布業績。公布之營收創下四年來最強紀錄。其中84%的公司EPS優於預期,營收超預期的比例也達79%。高盛指出,60%的公司EPS高於市場共識預估一個標準差以上,遠高於歷史平均;而僅11%的公司低於此水準,低於歷史均值13%。在本輪財報中,EPS正向修正比達1.4,創三年新高,代表每10次下調預測中,就有14次上調,市場對企業前景正逐步轉趨樂觀。其次,過去10週,美股EPS修正也持續領先全球主要市場,在過去5年中更有7成以上時間跑贏全球。根據統計,美股大盤槓桿率已降至2014年以來最低,企業過去12個月的股票回購規模成長16%,股息增長6%,併購與IPO活動也開始回暖。
當中最令人振奮當屬科技與通訊板塊全面超過預期,而材料與消費類股則相對落後;而價值與小型股相對持續低迷。利率敏感型產業則仍在等待聯準會政策鬆動的催化劑。可見美國科技公司獲利能力已讓市場信心倍增。尤其Google於7月23日財報中將2025年資本支出預期上調100億美元至850億美元,年增率約62%(原先43%),大幅振奮市場信心;Google更表示雲端和AI需求持續推動資本支出增長,第二季資本支出主要用於技術基礎設施,約三分之二為伺服器、三分之一為資料中心及網路設備。Google更披露目前所有平台每月處理超過980兆個tokens,較5月的480兆增長104%,相當於約200萬個H100的運算需求。
此外,市場評估2025年和2026年全球AI晶片出貨量將大幅增長。AI爆發性增長主要由兩方面因素驅動。首先,AI技術趨勢的變化促使越來越多公司從通用大模型訓練轉向細分領域的深化訓練和推理。這種趨勢不僅限於少數幾家大型科技公司,而是擴展到包括化學、醫藥、半導體生產製造等多個行業,帶動了整體AI資料中心需求的提升。例如,谷歌通過其伺服器租賃服務支援其他企業進行模型訓練與推理,這進一步推動了ASIC晶片需求。此外,大型雲廠商CSP(如亞馬遜、谷歌、微軟、Meta和OpenAI)除了研發並部署自有晶片,也同時加大採購NVIDIA
GPU。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總統川普7月23
日在AI峰會上發布「AI行動計畫」,闡述政府在人工智慧領域實現全球主導地位的願景,並現場簽署三項重要行政命令,包括加快資料中心建設許可、促進AI國際出口,以及禁止政府採購有意識形態偏見的AI技術。川普在演講中闡述與中國技術軍備競賽的利害關係,稱這是「一場將定義21世紀的戰鬥」。「美國是啟動AI競賽的國家,美國將贏得這場競賽」。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將建立快速許可程序,確保資料中心盡快獲得批准。宣布每項新法規必須取消10項舊法規,並允許企業建造自己的發電廠,「不必依賴一百多年歷史的電網,如果有多餘的電力容量,將把它賣回電網賺錢」。副總統范斯警告AI過度監管的危險:「如果我們把自己監管過緊,並允許外國人追上美國,那是因為制定了愚蠢的政策。」此些AI新的政策方向持續激勵美國科技股尤其是AI相關與創新技術公司股價扶搖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