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新興亞洲(不含中國)ETF追蹤彭博新興亞洲(不含中國)美元精選綜合債券指數,並主要投資於非中國之主權債及非主權債,政府及相關企業8年以上,一般企業1年以上。截至5月底,基金持有100檔債券,持債比重99.32%,最差殖利率5.62%,最差信用利差1.06%,修正存續期間9.34年。
5月份基金淨值下跌6.67%,美國早已於2011年、2023年遭標準普爾(S&P)與惠譽(Fitch)分別將信用評等自AAA
降至AA+,因此做為三大信評機構中最後一位降評者,5月穆迪降評後的市場反應並不如先前來的大,儘管如此,搭配到國會持續推進川普「大而美麗的
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美債殖利率仍呈現明顯上行走勢。
目前眾議院已通過法案,接下來交由參議院審議。先初步參考眾院通過版本,其中未來十年減稅金額高達3.8兆,包含TCJA延長與擴大、小費與加班費免稅、汽車貸款利息扣抵等,並且國防與邊境相關支出也增加約2,000億,所有項目加總後,預計未來十年赤字將增加約3兆。
可以想見在赤字增加之下,政府勢必得透過擴大發債的方式為其赤字融資,也因此導致市場預期未來供需惡化,期限溢價明顯上升至接近1%,反映投資人要求更多額外風險補償。此外,本次法案預計將挾帶債務上限進行投票(眾院版本將債務上限調高4兆),通過後短期也有債務增發、回補TGA餘額的壓力,預計在減稅法案通過前後,債市表現都將相對承壓。展望6月,全球主要央行仍保持資金寬鬆立場未改變,亦可望令新興國家央行維持寬鬆環境,提振經濟,有助資金重啟回流新興市場,較高息收的新興市場料將持續得到資金青睞。整體而言產業面受到政府支持,有助信用利差穩定,而美債走勢也是影響新興市場利率表現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