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10月首週將12個月東證股價指數目標位由3,200點上調至3,400點(隱含8%上漲空間)。最新目標本益比由15倍上調至16倍,但仍低於安倍時期的16.3倍。外資上調目標價的主因為(1).預期10/4自民黨領導人選後國內政治前景將改善(2).聯準會降息(3).東證及標普500評價差距擴大(4).美國資金強勁流入(5).穩健的獲利上修趨勢,故新目標之本益比相對合理。
另根據日銀最新短觀調查,顯示與TOPIX成分股企業的淨利率有一定連動性的製造業大企業淨利率預估在FY25為10.66%,小幅優於去年同期的10.41%。非製造業大企業的淨利率預估FY25為8.39%,同樣優於去年同期7.90%。無視於美國關稅的調升,FY25的淨利率展望高於去年同期,暗示著日本大企業基礎獲利能力的改善。
營益率改善的理由之一是價格調漲。製造業大企業的銷售價格展望(與現狀水準相比的變化率)在5年後為3.9%(高於前次調查3.8%)。非製造業大企業的銷售價格展望上升到5年後4.1%(前次調查3.9%)。
製造業大企業的物價整體展望(年增幅度)方面,5年後1.9%。包含所有規模及所有產業的結果則是上升到2.4%(前次調查2.3%)。至於包含所有規模及所有產業的企業預期通膨率則是高於日銀通膨目標2%的水準。包含所有規模及所有產業的雇用人員判斷指數-36(前次-35),人力短缺感偏強。製造業大企業的景氣判斷指數升到14(前次調查13、市場預估14)、非製造業大企業的景氣指數34(前次調查34、市場預估34)。可謂是符合市場預期,表現穩健。
故整體評估來看,目前日本的人力短缺感加劇,企業的預期通膨率上升,受到美國調整關稅影響的大型製造業景氣已有小幅改善。目前並無阻礙日銀提前升息的因素,對金融股來說相對正面。大企業中,與前次調查相比景氣狀況大幅改善的電氣機械及營建等股價優於大盤的表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