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為了使製造業回流採取大幅開徵關稅政策,但製造業回流並非易事,首先在美國建廠與營運成非常高,在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還處在非常高的情況下,企業不敢冒然將產能移回美國,其次美國人力和生產成本相對高昂,企業獲利將受到一定程度的負向影響。此外各國對美關稅談判措舉不一,大國談判未見具體進展,雖AI發展需求甚高、半導體產業鏈需求穩健,惟總經角度來看,全球貿易疑慮仍未消除。由於美國關稅政策恐造成經濟衰退與通膨上揚的風險,美國聯準會對於降息政策短期處於中性立場,最快於9月降息、下半年只降息2次。現階段全球市場動盪不確性較高,因此基金投資將會傾向保守觀望的態度,操作上佈局中長線看好或落底轉機的產業,傾向選擇趨勢和題材股操作,同時挑選營收與財報成長的個股,等待修正過後再做佈局。
OECD於6月發布最新《經濟展望》,大幅下修全球與美國經濟成長預測。全球GDP成長預估自2024年的3.3%,降至2025與2026年的2.9%,較3月預測的3.1%與3.0%再度下修。美國2025與2026年成長預估亦分別從先前的2.2%、1.6%下調至1.6%與1.5%。OECD警告,若美國將雙邊關稅再上調10個百分點,全球產出兩年內恐下滑0.3%。美國高關稅與政策不確定性恐壓抑企業投資與消費動能,稅改與減稅延長亦推升財政赤字,預估至2026年美國財政赤字將達GDP的8%。由於川普關稅政策,除了對所有外國進口商品徵收至少10%的基礎關稅,並對多個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逆差的貿易夥伴實施更高的稅率。美國面臨其他國家更多關稅報復回擊,
除了降低貿易量、產品需求降低,更恐造成供應鏈短缺風險, 進一步推升通膨,
經濟衰退風險增溫,多個國家已就關稅政策組職談判團隊,爭取近期與川普進行談判。展望未來,關稅政策不確性高,加上台幣匯率大幅升值,恐將侵蝕出口導向企業之獲利,建議投資採取保守的投資策略,合理配置資產,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和風險,靜待關稅政策的不確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