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低碳新興債ETF(本基金非屬環境、社會及治理相關主題基金)追蹤ICE
15年期以上新興市場美元主權低碳債券指數,主要投資於新興市場政府發行之15年期以上且債信評等BBB-以上之美元計價債券,指數鎖定長天期新興市場主權債,篩選投資等級債以上之債券,精選前12大新興市場國家。截至4月底,基金持有103檔債券,持債比重99.72%,最差殖利率6.40%,最差信用利差1.73%,修正存續期間13.03年。
4月份基金淨值下跌4.36%,美國2025Q1GDP季增年率放緩至-0.3%(前2.4%)、年增率2.0%(前2.5%),低於市場預期,為2022年以來第一次出現萎縮。觀察細項,本次GDP數據明顯受到關稅政策干擾,在美國國內趕在關稅前搶先囤貨的動作之下,Q1進口季增年率大幅暴增至41.3%,為1980年以來次高,光是進口單一項目便對GDP造成-5個百分點的負貢獻,成為本次GDP季增年率掉入負成長的主因。3月整體PCE月增率-0.04%(前0.44%)年增率2.29%(前2.69%),核心PCE月增率0.03%(前0.50%),年增率2.65%(前2.96%),兩者雙雙放緩。其中,商品月增率翻負至-0.48%(前0.23%),不論是耐久財或非耐久財價格皆下滑,關稅衝擊尚未傳導至消費者物價中。數據公佈後,FedWatch預期今年降息4碼,首次降息出現在6月。整體而言,撇除波動劇烈的庫存進口,並且再撇除政府支出後,私人國內最終銷售(final
sales to private domestic
purchasers,即消費與私人固定投資的總和)季增年率為穩定的3.0%(前2.9%),顯示美國經濟並非真的如表面一般陷入萎縮。展望5月,全球主要央行仍保持資金寬鬆立場未改變,亦可望令新興國家央行維持寬鬆環境,提振經濟,有助資金重啟回流新興市場,較高息收的新興市場料將持續得到資金青睞。整體而言產業面受到政府支持,有助信用利差穩定,而美債走勢也是影響新興市場利率表現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