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修.邱顯比教授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命令,對多國徵收高額關稅,意圖扭轉多年來美國貿易逆差及產業外移工人失業問題,川普聲稱4月2日是「美國解放日」,「美國經濟獨立宣言」。此舉象徵美國正式背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建立的全球自由貿易架構,也標誌著在WTO規範下的貿易秩序正在被摧毀。
全球股票市場在這經濟核彈震撼下立即重挫,道瓊工業指數至4月8日大跌4,579點
(-10.84%),S&P500指數大跌12.13%,Nasdaq指數大跌13.25%。日經225指數至4月7日重挫4,589點(-12.84%),韓國KOSPI指數下跌7.1%,中國上証指數下跌7.55%。MSCI歐洲指數大跌11.09%,MSCI新興市場指數大跌10.57%。擔心對等關稅造成美國通膨上升,聯準會原定的降息路徑出現變數,加上市場開始擔憂美國債信,4月11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到4.48%,1周內飆升將近50個基點。川普或許感受到金融市場暴跌的負面訊號,原本強硬的立場及言語開始舒緩,美中互加關稅到100%以上的列車對衝也逐漸看到協商可能。股市在4月中旬回穩,下旬更因美國就業數據及科技股財報及前景樂觀而連漲,到了4月底,美國三大指數已將近收復失土,道瓊工業指數4月下跌3.17%,S&P500指數下跌0.76%,Nasdaq指數甚至小漲0.85%。日經225指數小漲1.2%,中國上証指數下跌1.7%,深圳成指下跌5.75%,MSCI歐洲指數上漲4.35%,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漲1.34%,MSCI世界指數上漲0.98%。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4月底回落到4.17%,恰巧與月初相同。金融市場4月經歷川普關稅雲霄飛車,先從高點急墜而後逐漸回穩,如果只看頭尾,4月股債市好似沒什麼變化,但其中驚濤駭浪,部分高槓桿投資人直接就沒頂了。4月金融市場的動盪以及川普反覆不定所帶來不確定性,啟動了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地位及美國國債債信的質疑,避險資金尋求日圓、歐元、瑞士法郎、黃金等停泊處,另外關稅戰連動的匯率戰讓美元指數從3月底104.21急降至4月底的99.47,日圓、歐元皆對美元大幅升值,台幣兌美元也升值了3.64%。
台灣在清明連假結束後,4月7日台股開盤瞬間逾千檔跌停,收盤重挫2,065點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6.6兆元,4月8日、9日續跌,9日收盤17,392點較4月2日足足跌了3,906點
(-18.34%)。在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暫緩90天徵收後,4月10日台股大漲1,608點,創單日最大漲幅。4月底台股已重回2萬點,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單月下跌2.2%,台灣50報酬指數小跌1.21%,電子報酬指數下跌1.5%,OTC報酬指數則下跌4.34%。
266檔台股基金4月平均報酬率-3.40%,只有2檔正報酬,打敗大盤者僅有65檔,不到四分之一。價值型(-4.92%)是損失最大的子類,科技類(-3.39%)、中小型(-3.06%)、一般股票型(-3.58%)、中概股型(-3.16%)、上櫃股票型(-3.84%)損失皆介於3%至4%之間。61檔一般型ETF平均報酬率-2.79%,損失較主動型基金略低。從今年5月起我們將一般型ETF再細分市場指數(8檔)、主題式/產業型ETF(31檔)、高股息ETF(22檔)。這三個細分類4月報酬率依序為市場指數(-1.39%)、主題式/產業型ETF(-2.57%)、高股息ETF(-3.61%)。年初至4月底績效則為高股息ETF(-6.11%)、主題式/產業型ETF
(-12.28%)、市場指數(-13.14%)。主動型基金年初至4月底損失較被動型ETF多出不少,中小型(-21.72%)、中概股型(-21.21%)損失超越兩成,科技類(-19.97%)、一般股票型(-18.27%)、上櫃股票型
(-18.99%)損失超過兩成。國內第一檔主動型ETF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於4月推出,但因不滿1個月,尚無績效數字。
854檔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4月平均報酬率-1.61%,其中279檔正報酬(占比32.67%)。全球一般股票型(全部幣別0.22%,以下稱全,台幣-1.78%,以下稱台)、歐洲股票(1.60%)、美國股票(0.23%)、日本股票(0.82%)、日本一般型ETF(0.44%)、其他單一國家指數型(0.54%)是有正報酬的子類。因台幣升值的緣故,以台幣計價的級別報酬率普遍較差。中國大陸A股(全-5.56%,台-7.72%)、大中華區股票(全-4.15%,台-5.91%)、全球資源型(全-5.49%,台-5.79%)、中國大陸一般型ETF(-7.38%)是損失較大的子類。從年初到4月底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平均報酬率-4.20%,損失較台股基金輕很多,其中歐洲股票(13.01%)表現最出色,美國股票(-10.35%)則有較大損失。
債券型基金各子類4月報酬率皆為負值,但以原幣計價者損失不大,台幣級別則因台幣對美元升值而有較大損失,例如全球型投資等級債(全-0.58%,台-2.35%)、短期型投資等級債(全-0.94%,台 -2.80%)、全球新興市場投資等級債(全-0.69%,台-2.70%)、目標到期投資等級債(全-0.41%,台-3.02%)、全球型非投資等級債(全 -0.96%,台-2.48%)、新興市場非投資等級債(全-1.88%,台-3.49%)、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全-2.36%,台-3.21%)。98檔一般債券型ETF皆以台幣計價,平均報酬率-4.50%,損失慘重。以台幣計價的債券型基金4月份損失甚至超過台股基金。從年初到4月底債券型基金各子類報酬率多介於正負2%之間,變動不大。
25檔台股平衡型基金4月平均報酬率-3.49%,與中國大陸平衡型(全-2.38%,台-4.55%)同為損失較重的平衡型基金。全球平衡型基金(全-0.07%,台-1.40%)及多重資產型基金(全-0.38%,台-2.12%)損失不算大。年初迄4月底台股平衡型基金平均損失14.12%,其他市場的平衡型基金損失多在4%之內,差距相當明顯。
作者為台大財經金融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