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全球股市持續推升, 單月大漲3.50%, 美國S&P500亦上漲3.53%。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月中下探4.01%後反彈, 月底收在4.15%;
2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雷同, 月底來到3.60%。 受益於公債利率收斂, 債券類資產同步上漲, 公債、 投資等級債及非投資等級債分別上漲0.65%、
1.09%及0.67%。 產業指數方面, 全球醫療科技指數本月修正2.43%, 全球醫療保健指數則上漲0.73%。 基金延續多重資產的配置模式,
本月份股票部位修正, 美元累積級別及台幣累積級別淨值分別於月底來到11.88及11.26。
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報48.7, 雖然優於48.0的前值, 但也是連續第6個月不及50枯榮線。 拆解細項可以得知新訂單指數有明顯好轉, 供應商交貨、
存貨及出口訂單等指數也都有不一的進步, 惟生產指數部分出現較大修正。 8月份非農就業人口僅增加2.2萬人, 遠低於市場預期的7.5萬人,
失業率也上升至4.3%, 是2021年底以來的最高數值。 美國8月通膨年增率上升到2.9%, 雖然符合市場預期, 但已是連續第4個月上升,
為1月以來的新高數據。 核心通膨年增率則為3.1%, 符合預期及前期。 觀察細項,近期通膨主要由服務價格推動,尤其是居住成本和交通運輸等相關費用。
美國FOMC於17日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1碼至4.00%-4.25%的區間, 正式啟動2025年首次降息。
FED主席鮑威爾再度表示經濟活動「已漸趨溫和」,且新增了「就業放緩」的描述,同時指出美國通膨「處於相對較高的水準」。目前看來,就業增速放緩與通膨升溫兩個趨勢使聯準會在「物價穩定」
與「充分就業」 兩大目標陷入矛盾。值得留意的是鮑威爾同時也強調此次降息僅僅是保險性/風險管理的降息, 希望能防止經濟陷入衰退,
但也不代表往後將進入大幅降息的循環。 後續降息路徑可由FOMC最新的利率點陣圖略知一二, 多數官員預計2025年底前還會再降息2碼,
而2026-2027年則可能各有一次降息。
除了降息外,蘋果的秋季發表會公布了許多有趣的新產品、川普二度出訪英國與英國首相施凱爾共同宣布簽署「科技繁榮協議」,宣布將進行各行業的鉅額投資、
甲骨文公司強勁的AI展望及輝達入股英特爾等新聞也不斷提振市場信心, 科技類股帶動股市屢創新高,成功破除股市的9月魔咒。
過去幾週陸續有醫療科技企業的重點產品取得主管機關核准。亞培的微創心臟主動脈手術系統獲得歐洲合格認證,得以在歐洲銷售;
美敦力的最新血糖偵測裝置也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批准, 造福更多糖尿病患者。
隨著全球高端醫療器材技術發展、需求增長及政策支持加強,產業長期前景樂觀,我們將依最新動態調整投資策略,兼顧風險管理與成長機會。目前基金資產配置上將維持中性偏保守,
大方向上持續看好心臟疾病、 糖尿病治療及手術機器人等子產業, 股票部位控制於63-65%; 債券部位控制於30-32%。
後續將持續根據企業基本面及股票評價調整投資組合, 調節或賣出已漲多或不如預期之個股, 並尋求更佳的投資標的及加碼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