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全球科技股受到美國激進的關稅政策外加晶片禁令等影響,市場大幅修正。在關稅與晶片限制雙重政策風險下, Computex和眾多主要公司的科技會議展示了市場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也為投資人指引了科技不可逆的發展方向,
AI以及接下來的發展仍是全球科技市場關注的焦點。雲端AI方面,
GB200/300生產提升、利潤軌跡和元件機會成為焦點。除此之外,投資人還關注通用伺服器、消費電子產品(如PC和智慧手機)的需求前景,以及關稅和匯率波動的影響。
整體來說,伺服器的需求依然強勁。對於AI伺服器,由於GB200的製造良率和效率提高,據悉供應鏈出貨量將顯著增加,並在2025年下半年進一步加速。包括亞馬遜的Trainium
2在內的ASIC伺服器,趨勢也顯得積極, Trainium 3採用3奈米製程,預計在2025年底推出,將用於生成式AI訓練與推理,相較於前一代Trainium
2,運算能力增加2倍,能源效率提升40%,這與亞馬遜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強調的供應限制相呼應,預計瓶頸將逐步緩解,帶來更多的Trainium實例上線。通用伺服器業務(GPGPU)也相當穩定,原因之一是需求提前,另一個原因是數據中心的混合架構,在部署AI伺服器時,通用伺服器也需要進行系統編排、處理、存儲等。我們在2025年上半年從供應鏈中看到了積極的趨勢,全年出貨量年增長中低個位數應該不是一個激進的目標。
大型權值公司在這波AI浪潮中,更加積極地擴大或強化公司版圖與生態系,例如輝達開放NV Link(NVLInk Fusion)、 CUDA; Google
I/O推出了最新的Gemini 2.5 AI模型, 使Google搜尋引擎得到了最大的AI升級, AI模式(AI Mode)將在美國全面推出,Google
Meet會議中也能及時提供與說話者音調類似的即時翻譯(目前只有美語轉換西班牙語)。對於 PC
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由於缺乏可見性和對關稅及價格彈性的擔憂,興趣水準似乎較低,目前關稅對消費電子產品的影響尚未可知,仍待觀察。去年AIPC多數算力不及40
TOPS,今年在技術加持下,多數已經45 TOPS起跳,有些甚至超過50 TOPS,
AI的運用將更成熟。而家電、電動車、健康醫療中AI的運用,硬體軟體方面也進步,然匯率影響不可避免,這可能會拖累利潤表現和非營運,特別是在第二季。
整體市場在各產業各場景提供不同的AI功能下,我們認為相關投資金額還會持續增加。這方面的推進,受關稅影響有限。關稅水準與否,仍待中美談判,美方手中握有高階晶片,而中方握有稀土資源,雙方僵持不下。短期市場從低點反彈,市場評價由-3倍標準差彈升至1倍標準差,不宜追漲。
科技類股新的應用持續推出,我們仍相對看好科技類股發展,部分類股短期漲幅已高,基金將進行換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