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全球股市持續推升, 單月大漲3.50%, 美國S&P500亦上漲3.53%。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月中下探4.01%後反彈, 月底收在4.15%;
2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雷同, 月底來到3.60%。 受益於公債利率收斂, 債券類資產同步上漲, 公債、 投資等級債及非投資等級債分別上漲0.65%、
1.09%及0.67%。 質資產產業指數方面, 房地產及基礎建設則各上漲3.4%及1.2%, 原物料上漲2.1%,能源小跌0.5%。
單月份基金淨值呈現正報酬,美元累積級別及台幣累積級別淨值分別於月底上漲,同為11.73。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報48.7, 雖然優於48.0的前值,
但也是連續第6個月不及50枯榮線。 拆解細項可以得知新訂單指數有明顯好轉, 供應商交貨、 存貨及出口訂單等指數也都有不一的進步, 惟生產指數部分出現較大修正。
8月份非農就業人口僅增加2.2萬人, 遠低於市場預期的7.5萬人, 失業率也上升至4.3%, 是2021年底以來的最高數值。 美國8月通膨年增率上升到2.9%,
雖然符合市場預期, 但已是連續第4個月上升, 為1月以來的新高數據。 核心通膨年增率則為3.1%, 符合預期及前期。
觀察細項,近期通膨主由服務價格推動,尤其是居住成本和交通運輸等相關費用。
美國FOMC於17日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1碼至4.00%-4.25%的區間, 正式啟動2025年首次降息。
FED主席鮑威爾再度表示經濟活動「已漸趨溫和」,且新增了「就業放緩」的描述,同時指出美國通膨「處於相對較高的水準」。目前看來,就業增速放緩與通膨升溫兩個趨勢使聯準會在「物價穩定」
與「充分就業」 兩大目標陷入矛盾。值得留意的是鮑威爾同時也強調此次降息僅僅是保險性/風險管理的降息, 希望能防止經濟陷入衰退,
但也不代表往後將進入大幅降息的循環。 後續降息路徑可由FOMC最新的利率點陣圖略知一二,多數官員預計2025年底前還會再降息2碼,而2026-2027年則可能各有一次降息。近期市場焦點仍舊集中在科技族群,
OpenAI與ORACLE、 NVIDIA及AMD交互合作訊息, 刺激投資人情緒, 推升風險偏好, 加上對10月份再降息一碼的樂觀預期, 使S&P
500及NASDAQ指數連續創下新高。 雖然實質資產表現未如科技股強勁, 但仍帶來正報酬。
9月份市場在降息利多帶動下, 表現優於我們預期。 目前市場氛圍樂, 我們對後續市場發展中性偏樂觀看待,
預期10月份投資人目光將隨著企業公財報,重回基本面。整體投組配置大方向不變,操作上採取多元分散配置, 維持產業間低相關性,聚焦收益目標,
同時維持較高比重在與通膨高度連結之資產, 例如房地產、 通膨連結債等, 債券透過期貨調整存續期間至小於2年。股票淨曝險(含衍生性商品)控制在62-69%,
債券30-35%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