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由於美國大幅調升對中國的關稅,導致陸港股市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然而,隨著利空因素逐步消化,市場開始期待中國政府推出提振經濟的政策方案,以及中美重啟協商的可能性,股市也出現止跌回升的跡象。回顧
2018 年川普首任期間,關稅加徵曾使中國股市經歷下跌、反彈與震盪等階段。以歷史為鑑,後續行情有較高機率呈現「結構性走勢」
——即大盤指數波動有限,但個股與產業表現分化明顯。在關稅談判仍具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基金配置上偏向中國內需導向的產業,如新型消費(如寵物經濟)、科技互聯網及半導體國產替代等。此外,業務需求來自美國以外地區的企業,也是基金關注的投資標的。高股息股票則具備防禦屬性,當關稅談判結果不如預期時,其股價表現通常相對穩健,能有效降低整體投資組合波動,也是基金佈局的重點方向之一。綜合評價觀察,
A 股與港股相較全球股市仍處於相對低位階,陸港市場後市仍具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