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總體經濟面回升企業獲利大幅改善,截至2011年2月28日,史坦普500大企業中,已有96%已公佈獲利,逾七成企業獲利優於預期,史坦普500大企業平均較去年度第四季整體獲利成長36%;其中資訊科技產業有82%優於預期。
隨著企業負債比水準下降及獲利持續成長,各企業亦紛紛增加資訊科技上的支出;另一方面科技產業受惠於全球景氣復甦、企業提高資本支出及新興市場國家對科技產品需求的持續成長,科技產業將有較強的成長力道。
圖一:2010年第四季史坦普500大企業獲利報告

在企業支出部份,2008年全球企業在金融風暴期間大幅削減支出,2011年企業在全球總體經濟復甦及企業獲利提升後,在全球企業在IT支出可望持續成長;根據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預估,全球企業在軟體支出近2,537億美元,較2010年成長7.5%,較一般資訊科技支出成長5.9%為高。
圖一:全球企業資訊科技及軟體支出預估 (十億美元)

軟體產業除了受惠於各產業的資本支出成長外,2011年主要產業趨勢將可看到軟體產業趨向垂直整合及雲端運算的發展。根據美銀美林證券預估,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軟體公司,帳上現金較2009年倍增至820億美元,預估企業併購活動將持續增加;過去我們所看到的併購案大多為上下游整合併購,如Adobe-Omniture、HP-ArcSight、SAP-Sybase、Intel-McAfee,較少為跨產業並購,而2010年軟體巨擘甲骨文(Oracle)併購硬體廠商昇陽電腦(Sun),而此併購案將甲骨文由企業商用軟體及伺服器領域跨入硬體供應領域,對其他軟體及硬體企業形成更直接的競爭。
在雲端運算的發展上主要有三種服務模式,分別是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與軟體即服務(SaaS)。目前各家提供雲端運算的平台與服務,各有不同的核心技術、支援資料和計價方式,比較知名的科技大廠有Microsoft的「Software+Service」和Amazon的Web Services,SalesForce、Google、Yahoo!也都投入其服務,想要在這塊雲端市場的大餅占領一席之地。
透過雲端運算,可以簡化許多問題排除的負擔,也可以降低許多企業的管理成本,降低硬體設備的建造成本。根據美銀美林證券預估,2011年雲端運算的產值規模將有機會成長到1130億美元,其中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將佔390億美元、平台即服務(PaaS)佔260億美元與軟體即服務(SaaS)佔480億美元。2011年將可望看到雲端運算將由概念轉為實質營收成長動能
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操作策略團隊持續看好此波景氣復甦及企業端的資本支出增加等長期趨勢。操作策略上則加碼軟體及半導體產體,投資主軸則以企業科技資本支出主要受惠企業、雲端運算、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及行動通訊設備等相關的投資機會。2011在全球經濟持續成長的樂觀預期下,受惠於全球景氣成長的科技類股,將有機會展開強勁的上漲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