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10 13:18:20 張以忠 發佈
華立(3010)受惠先進製程需求向上以及AI應用擴大,產品在半導體上游、下游開枝散葉,展望2026年,董事長張尊賢(圖左)今(10)日表示,目前以半導體能見度最為清晰,且該產品範疇已佔集團逾半,明年將是主要成長動力來源,將有雙位數成長幅度,加上在美國、東南亞、日本等市場多地開花,以及跨入氣體製造即將產生貢獻,整體明年展望正向看待。
張尊賢指出,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動能最為明確是先進製程相關產品,主因客戶新品進入量產週期,帶動材料出貨量持續提升。加上AI應用不斷擴大,使得AI相關材料出貨熱絡,像是應用於PCB板的材料,客戶產能持續滿載,帶動公司相關材料供應亦水漲船高,所代理的5G高頻高速銅箔基板(CCL)以及相關材料也因設備升級需求而持續成長。
另方面,華立也從代理營運模式跨入製造,張尊賢表示,集團切入氣體製造市場,將先以氖氣純化切入,目前已經在試量產階段,預計明年第一季正式量產。該廠鋼瓶產能達8000立方米/月。
華立半導體事業部副總經理楊政儒(圖右)表示,過去台灣有至少5成的特殊氣體仰賴進口,隨著半導體大廠對相關材料在地供應需求提升,未來氣體製造將有很大機會,未來不只氖氣,也有機會切入混合氣體領域,以擴大出貨動能。
此外,看好AI自動化、機器人前景,華立設立智慧整合部門以及智慧應用部門切入市場,其中智慧整合部門涵蓋AI伺服器台灣以及東南亞代理業務,代理品牌包括Dell、HP等大廠,同時也切入美國機器人產業應用,華立協助客戶搭建機器人解決方案,目前已有相關生產線以及醫療機構所需機器人等案件進行中。
智慧應用部門方面,華立除了既有的PCB產線自動化業務之外,近年隨著AI伺服器機櫃在地組裝成為趨勢,華立也跟隨電子五哥供應鏈,協助在美國廠區建立AI伺服器自動化產線,張尊賢表示,相關業務今年預計將貢獻營收10億元規模,依目前能見度,明年成長可期。
(圖:現場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