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13 10:24:21 黃文章 發佈
路透社報導,巴西穀物出口商協會(Anec)報告表示,巴西黃豆出口至10月底預估就將達到創新高的1億零220萬噸,超過2024年和2023年全年的出口量。根據Anec的數據,巴西作為全球最大的黃豆生產和出口國,其先前的黃豆出口紀錄是在2023年創下的,當年出口量為1億零130萬噸。
報告指出,除了在2025年收穫超過1億7000萬噸的創紀錄黃豆作物之外,巴西農民還受益於中國強勁的需求,而中國目前正與美國陷入關稅戰。報告表示:「中國持續是巴西黃豆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與推動力。」
Anec的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從巴西進口了650萬噸黃豆,佔巴西黃豆出口總量的93%。而主要依賴巴西以確保供應的中國,在2025年截至目前已佔巴西黃豆出口總量的79.9%,相比2021年至2024年間這一比例為74%。根據Anec的說法,2024年的佔比為76%。
這項年度預測發布於10月的第一份月度裝運報告中,Anec預計10月的裝運量將達到712萬噸,比去年同期高出近270萬噸。Anec預測,本日曆年度巴西黃豆出口總量將達到1億1000萬噸。協會預估:「在11月至12月之間,預計還將出口另外800萬噸。」
Anec也預估,本月玉米出口量達到600萬噸,比去年同期高出約38萬噸。截至10月的年度出口量估計為3000萬噸,使巴西成為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國,僅次於美國。
根據巴西外貿部的數據,9月份的黃豆出口量年增20%達到730萬噸,今年1-9月的黃豆出口量年增4.8%至9,390萬噸。9月份的玉米出口量年增18%達到760萬噸,今年1-9月的玉米出口量年減4.3%至2,330萬噸。
巴西黃豆出口需求端的推動力主要來自中國,這種高度依賴的貿易結構,源於中美貿易關係惡化的長期趨勢。由於美國與中國的關稅戰持續升溫,促使中國進口商轉向價格更穩定、政策風險較低的巴西供應鏈。中國長期以來原本高度依賴美國的黃豆供應,而在地緣政治對抗加劇的背景下,北京選擇深化與巴西等南美國家的農業合作,以分散風險、確保糧食戰略安全。
傳統上,北美主導著全球糧食出口,但如今,南美,特別是巴西,正迅速成為新的「糧倉強國」。這種轉變並非短期現象,而是長期氣候變化、政策導向與國際貿易重構的綜合結果。隨著巴西在農業科技與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同步發展,其「綠色農業」形象也正在提升全球接受度,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投入。
然而,這一榮景背後仍潛藏風險。首先,巴西農業的過度依賴中國市場,使其在面臨中國需求波動或政策調整時,極易受到衝擊。其次,巴西內部基礎設施與環境挑戰仍未完全解決,亞馬遜雨林的砍伐問題與農地擴張之間的矛盾,也引發國際社會對其可持續發展的質疑。此外,匯率波動、國際運費上漲與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都可能對巴西農業出口造成不穩定因素。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